焦点父母课堂洛阳第二期分享第七十一天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共情,心灵沟通的桥梁

共情,指的是一种能深入他人主观世界,了解其感受的能力。在亲子关系中,共情是架设父母和孩子心灵沟通的桥梁。

4月4日晚上,在刘老师引领下,家长们学习共情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刘老师还用了一些共情的图片让我们进行了分享。家长在刘老师耐心的剖析中领悟到共情的重要性,并要求将它辐射到自己实际生活中。

焦点课件A1

焦点课件A2

在焦点课上,刘老师让家长们选择一个人假设是家长,一个人假设是孩子进行启发式的沟通引导演练。我们总是语言表达不到位,共情不达标。心中不禁感慨:一项技能的习得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日后不断地练习,不断地反思,不断地修正,才能得以螺旋式的提升。路漫漫其修远兮,家长的自我成长也真是一个大的课题,学海无涯这句话说得真是太对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的确平日里孩子跟我们抱怨一些东西或说出一些不那么合理的言论时,其实他们想从我们这里得到的并不是对抗性的说教,而是理解与共鸣,因为孩子在受某种情感或情绪支配的时候,是很难去理智地分析问题的,只有我们先通过共情让孩子缓解了即时的情感冲动,他们才可能冷静地坐下来思考问题。反之,如果我们用否定、建议、逻辑分析等态度来否定孩子的感受时,容易激起孩子们的对抗情绪,甚至可能导致孩子跟我们的争端和隔阂。

焦点课件A3

父母与孩子“共情”的关键,在于父母抛却自己的固有的思维方式与成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感同身受孩子的思考与体验。做到这一点着实不易,家长需要有足够的定力,要不断地自我成长,摒弃内心深处的杂念,快速、准确地察觉孩子的心灵世界,寻找到合适的共情表达方式,先通情后达理。

图片发自简书App

共情是沟通的第一步,是沟通环节中的重中之重。善于共情的父母,都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回报。孩子的情绪被接纳,抗拒心理就会大大减弱;孩子的感受得到尊重,同样会尊重父母的感受、接受父母的引导、接纳父母的建议。进入此种境界,家庭教育就上升到了一定的高度。

共情是最温暖的爱,在这温暖的爱里,孩子固有的灵性将得以迸发,原始的诗情得以飞扬,潜在的悟性得以唤醒。共情会让我们拥有一个温馨和睦的美好家庭。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亲,和孩子共情,你做得怎么样? 4日晚上冒雨在洛阳焦点父母课堂聆听了刘琳老师的课《倾听与共情》,先讲了倾听,并讲了...
    文H阅读 335评论 12 12
  • 人际关系沟通中的“等待”一一有效沟通的前提是尊重。 昨天晚上焦点父母讲堂中,刘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子女回来说“老师...
    文H阅读 256评论 6 4
  • 说故事、聊婚姻、谈共情 有过相同的经历容易产生共情。但我们一生中没经历过的事很多。如果没结婚,我们说你缺少结婚的经...
    文H阅读 377评论 14 7
  • 去年为祖国母亲生日卖回的三角梅,旺盛而让人欣喜地开了一季的花儿后谢掉,而后到了一月叶子逐渐凋萎枯黄,难道是...
    墨墨入微阅读 202评论 0 1
  • 1.产品本身的价值: 期货农产品周期明显,可再生资源价值偏高回归快; 金属类资源稀缺性短期&长期偏离剧烈。 2.黄...
    7望月阅读 13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