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例研讨第55期||第一次尝试文字分享

文/梁树丽

课例研讨

之前我们英语组的课例研讨都是用TENGXUN会议,但是我的会员过期后,考虑到价格太贵我就没有再买,所以这学期我们的研讨改为文字分享。

用文字分享可以直接留痕,而且也便于做总结,当然在诗云老师的建议下,我想下一步把研讨内容发在我们网研社公众号上,这是一种确认更是一种可见。

负责九月份研讨的是孙永姣老师,她做事认真负责,所以她很快做了三人分工,而且第一时间发了海报,我很佩服她的执行能力。

这次的课例还是由王莎莎老师提供,考虑到我们英语组小学和初中都有,所以我把小学课例和初中课例交替进行,这个月我们研讨的是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部分的Letters and sounds课例。

课例视频

本节语音课的授课老师是王超老师,他来着郑州,是小学英语语音教学领域的大咖,也全国教育名师,所以他的语音课非常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对于音标教学,我们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一笔带过”,我们很少会拿出一整节课来上音标学习课,这也造成了我们在音标教学上始终处于短板,所以这一节课例对我们每位老师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示范引领。

(三)字母和语音教学(Letters and sounds)
本册教材不仅要求学生能够听、说、读、写26个字母,辨析字母本身的音和形,还要求学生掌握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和简单的拼读规则。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引导学生多听录音,模仿确发音。教师要注重字母发音的正确性,把握学生对字母名称音及字母在单词中发音的难点,尤其要帮助学生纠正一些习以为常的字母发音问题。教师应调动学生视觉、听觉、动觉等多种感官进行教学,充分利用Letters and sounds板块"Listen,repeat and chant.”的歌谣,引导学生多听、多感知、多模仿,边做字母手势边吟唱。教师还可以通过听音、辨音、看口形等方法解决学生的字母发音难点。
2.培养学生的自然拼读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最基本的音与音的结合开始,建立字母与发音的直觉音感。教师应帮助学生了解字母名称音(letter name)与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letter sound)之间的对应关系,发现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规律,逐步做到看到字母就能说出它在单词中的发音,听到一种音也知道它是如何拼出来的、对应的是什么字母。例如教完字母Aa、Bb、Cc、Dd后,教师可要求学生先尝试拼读dab、bad、cab、dad等单词,引导学生推理出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然后引导学生完成成教材中的“Listen and circle the first sound.”活动,巩固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与字母的形的对应关系。

第一个分享的是李艳老师,她是第一次参加研讨活动,但是她一直在精心准备,她从“what”,"why","how"三个方面给语篇做了研读,而且李老师还把自然拼读做了对比研究,她是一个深度思考的老师,我为李老师点赞。

孙永娇老师负责研读课例流程,她用幻灯片的形式做整理,用图片做分享,她这样做变给了我们更直观的看见,她是一个非常能为大家考虑的人,同时她这样做也为语音课设计找到了模板。

今年暑假的网研社年会上,孙老师也上了一节语音课,所以这两节语音课的对比更能为孙老师今后的语音课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思考。

孙桂云老师负责课堂观察,因为她临时有事,她的发言稿由刘荣慧老师负责发。孙老师从课堂导入:巧设情境,激活学习兴趣;新知呈现:分层递进,夯实语音基础;练习巩固:形式多样,深化语音运用;教学理念:科学先进,贴合学生发展等四个方面给我们做了详尽的解读,果然孙老师是做过市优质课大赛的人,她的观察角度和思考方向就是不一样。

孙老师也提出来自己的建议,比如老师可在 “单词拆分”“语篇朗读” 环节增加 “学生展示” 比重,可以让学生上台带领全班拆分单词、朗读短文,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参与感和成就感;此外,可适当增加 “字母发音与生活场景关联” 的拓展(如看到 “红色的尺子” 说 “red ruler”),让语音学习更贴近生活。

孙老师的建议非常棒,除了这些,我还发现王老师虽然强调字母书写的规范性,但是他的板书却没有做到规范。

研读语篇

我们来看这个语篇,语篇有三部分,看起来非常简单,但是为了实现Letters和sounds的目标有三个:一个是认读和会写字母Q,Q,S,T,U;一个是掌握五个字母的音标并熟练拼读,掌握五个字母的发音规则;第三是运用拼读法朗读绘本。

为了实现这三个目标,王老师以“唱中学”字母歌;“看中学”学习五个字母;“做中学”会正确书写五个字母的大小写,“思中学”五个字母的音标;“练中学”掌握五个字母的自然拼读和朗读绘本。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一直在抓细节,比如书写的格式,发音的训练等等,而且老师一直在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思考方法和策略,而不是教授灌输,重要的是语音教学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不管是chant,还是音的学习等,这些都是通过语篇情境呈现,以语篇遇境来支撑精准的语音知识学习。

在王老师提出的二维拼读(易学拼读)和我们之前学习的自然拼读上,我们发现这两种拼读方式都有可取之处,但是我个人更倾向第一种。

第一种
第二种

诗云老师说这两种表音密码中都存在大量的假词,而且它们不能解决长单词的发音问题,所以她个人更倾向于表音密码和音标的结合,完美解决拼读的准确率问题。

我赞同她的选择。

这次用文字进行课例研讨是我们的一个新尝试,而且文字是最能留痕的,三位老师的分享非常精彩,我为她们的努力和认真点赞。

感恩成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