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吃不仅能维持生命,同时吃也与健康息息相关,要谨防“病从口入”!
吃什么好?什么好吃?让我们一起从《黄帝内经》的饮食之道中来找答案吧;
吃什么好
众所周知,《黄帝内经》作为中医四大经典之首,有“医学之祖”之称,对现代养生乃至现代营养学的形成都有着重要影响。《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俗称膳食宝塔,它是现代营养学家总结的合理饮食的基本原则。
但是你知道吗?如今膳食宝塔所体现的合理饮食、均衡营养的概念,在《黄帝内经》中早就有了,而且一句话就涵盖了膳食宝塔整张图的主旨: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真是字字精髓,不得不说咱老祖宗的智慧真叫人佩服!
五谷杂粮是主食,吃粗粮很健康是因为粗粮里含有丰富的碳水、纤维和维生素,这些都是人体热量的来源,也是人生存的基础;五果和五菜指的是瓜果蔬菜,含有人体必需的大量水分、维生素和矿物质,还有和新陈代谢相关的酶,能辅助给五脏器官进行营养补给;而五畜就是肉类,包括它们的骨头,都能补充五脏的精气。
这些好吃的,合理搭配,保证我们身体需要的能量营养供给到位,才能调和五脏,养足咱们的精气元气,维系身体健康助力成长,对应现代的观点,其实就是饮食管理,均衡足量的膳食营养。
因此吃得好可以让咱们益寿延年,如果长期吃得不合理,或者营养失衡,那可能就会“病从口入”了。像很多慢性病的风险隐患都由于营养失衡导致的,世界卫生组织曾强调过,营养干预,改善饮食结构和适当增加体力活动,是多种慢性病防治的重要手段;简单说就是从饮食上下手,来调理身体或者健康问题,营养缺了咱就补,营养过了咱就调。这是养护身体健康最安全的方法了;
知道了吃什么好,那什么好吃呢?
在咱们中国人的饮食结构中,非常看重味道丰富。这也是中国美食可以享誉世界的原因。说起味道,一定会想到酸甜苦辣咸这“五味”,《黄帝内经》里关于“五味”是这样描述的:“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官,伤在五味。“大致意思是说人体分阴阳,阴精的产生源于这五种味道,而储存阴精的五脏,它们的健康也受五味影响,太过就会伤身。
万万没想到味道能伤人!
《黄帝内经》“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过于甘,心气喘满,肾气不衡;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也就是说,吃的酸味太过,肝气太盛而伤脾;吃的太咸对骨骼和肌肉不好,还会心气抑郁;而吃的太甜,心闷气喘,伤肾;吃的太苦,会伤脾伤胃;吃的太辛辣,对筋脉不好,精神会受损!
那如果“五味”调理好,会怎样?《黄帝内经》里也提到了“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可以说五味调和后,咱们骨骼壮,筋脉柔,气血通,皮肤好,全身透着精气神,坚持下去,健康长寿。
所以,酸甜苦辣咸,对五脏能“养”能“伤”,五味失衡伤五脏,五味调和利健康。
吃是咱们每天离不开的事,祝愿我们都吃得营养,吃得合理,吃出健康和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