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里的养生根基一一饮食之道
《黄帝内经》的“养生根基”一句“病从口入”,道出吃什么能决定你的健康?我们靠吃维持生命,同时吃与健康又息息相关。而《黄帝内经》的各个篇章都有饮食思想,这对现代养生、现代营养学的形成都有重要的影响。
一说到吃,大家想到的估计就两点,吃什么?什么好吃?也就是食材和味道,而咱们想了解《黄帝内经》的养生根基,饮食之道,也要分别从这两方面入手了。
先说吃什么好?
用“膳食宝塔”来展示咱们中国人饮食结构营养的指南图。这个宝塔分五层,包含了我们每天应该吃的主要食物种类。最底下一层是五谷杂粮和水,是咱们身体所需最多的营养来源,第二层是蔬菜,水果,接着是鱼、虾、肉、蛋,往上是奶、豆、坚果,塔尖是油盐。为什么要说“膳食宝塔”呢?因为它是现代营养学家总结的合理饮食的基本原则,但是这个宝塔图所体现的合理饮食均衡营养的逻辑概念,是《黄帝内经》中早就有了的,不得不说咱老祖宗的智慧真叫人佩服,书里的一句话,就把整张图的主旨说的明明白白的:“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五谷杂粮是主食,大家都知道吃粗粮很健康,就是因为粗粮里含有丰富的碳水、纤维和维生素,这些都是人体热量的来源,也是人生存的基础。五果和五菜指的是瓜果蔬菜,含有人体必需的大量水分、维生素和矿物质,还有新陈代谢的酶,能辅助给五脏器官进行营养补给。而五畜就是肉类,包括它们的骨头,都能补充五脏的精气,这些好吃的合理搭配,保证身体需要的能量培养,供给到位,才能调和五脏,养足咱们的精气元气,维护身体健康助力成长,对应咱们现在的观点就是饮食管理、均衡足量的膳食营养。吃的好,能延年益寿,营养失衡会诱发多种慢性病。长期吃的不合理或营养不均衡。那就可能会“病从口入”了。比如高钠就是吃的太咸,容易引起高血压。叶酸、维生素B6、B12等元素缺失,容易得冠心病。还有现在越来越普遍,可以说是很多慢性病的风险隐患,肥胖也是由于营养失衡导致的。
这里我们必须引入一个现代营养管理概念“营养干预”,简单说就是从饮食上下手来调理身体的疾病或者健康问题,营养缺了,咱就补,营养过了咱就调。这不仅是中国人的饮食之道,也可以说是养护身体健康最安全的方法了,就连世界卫生组织也强调过“营养干预,”改善饮食结构和适当增加体力活动,是多种慢性病防治的重要手段。由此可见,防“未病,”调“已病”营养均衡是基础,“营养干预”是手段。
现在聊聊什么好吃?
其实在咱们中国人的饮食结构中,非常看重味道丰富,这也是中国美食可以享誉世界的原因了。提到味道,家人们肯定能脱口而出,酸甜苦辣咸。是的,中医称之为“五味”。
《黄帝内经》里关“五味”是这样说的“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官,伤在五味”,人体分阴阳,阴精的产生源于这五种味道,而储存阴精的五脏,他们的健康也受“五味”影响。太过就会伤身,没想到味道能伤人吧!《黄帝内经》说:“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过于甘,心气喘满,肾气不衡;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过于辛,筋脉沮驰,精神乃央”。意思是说吃的酸味太过,脾气太盛而伤脾。喜欢拈酸吃醋的家人们要把握好度啊!重口味的朋友也要当心啦!吃的太咸,对骨骼和肌肉不好,还会心气抑郁。而吃的太甜,气闷气喘伤肾,特别喜欢吃甜食的,喝饮料的家人们要格外注意这一点。吃太苦,会伤脾伤骨,不过通常苦味的东西都不会吃太多,因为没有人喜欢吃苦,都喜欢“尝甜头”。吃的太辛辣,对筋脉不好,精神会受损,无辣不欢族可要把这条记好喽!
《黄帝内经》也提到,如果“五味”调理好,我们会得到这些好处:“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你说“五味”调和后,咱们骨骼壮,筋脉柔,气血通,皮肤好,全身透着精气神,坚持下去,健康长寿那都不叫事儿!所以酸甜苦辣咸对五脏能“养”能“伤”。咱们合理搭配适量吃,不能说喜欢哪种口味的食物就吃很多,不喜欢都压根不碰,要知道“五味”失衡伤五脏,“五味”调和利五脏,五味调和利健康。吃是咱们每天都离不开的事,吃得营养吃得合理就能吃出健康和长寿。
通过这节课,请各位记住这四句口诀
五谷果畜菜俱全
营养干预不食偏
五味调和养五脏
合理膳食保健康
《黄帝内经》里的健康智慧到这里就结束了。养生是个长期工程,身体健康长寿是点滴积累建设起来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所以投资管理这笔健康资金是我们的终身事业,而且呀,是稳赚不赔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