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是最需要被学习和认识的内容。——《眠空》
最近连着听完了两本书——于娟的《此生未完成》和李开复的《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学分》。
《此生未完成》的作者于娟是复旦大学优秀的青年教师,海归、博士,被确诊为乳腺癌时孩子才两岁,坚持写了一年多的抗癌日记,最终还是不得不遗憾地离开了这个美丽的世界。
李开复曾任职苹果、微软、谷歌三家上市公司的总裁级人物,创新工场董事长,后来又多了一个身份:淋巴癌癌症患者。庆幸的是,他在生死边缘走了一遭,及时领悟人生真谛,又开始新的生命旅程。
他们两人的共同点在于,他们都是人生的赢家,都处在人生的巅峰,患病的时候一个三十多岁,一个五十多岁。他们都付出了用健康去透支生命的代价。不同的是,于娟发现病情时已经晚矣,而开复老师更幸运一些,还有重新开始的机会。
稻盛和夫曾说:“不论你多么富有,多么有权势,当生命结束之时,所有的一切都只能留在世界上,唯有灵魂跟着你走下一段旅程。人生不是一场物质的盛宴,而是一次灵魂的修炼,使它在谢幕之时比开幕之初更为高尚。”
是的,人生本就是一场修行,而死亡也是人生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传统文化对死亡这个话题常常讳莫如深,但无论是站在云顶巅峰的英雄,还是苟且陋室的蝼蚁,在癌症和死亡面前,人人平等。
于娟最令人感动的地方,在于她于绝望和崩溃中的坚持,她文字中充满打动人心的力量,在被癌细胞折磨得痛不欲生的情况下,还能嘻嘻哈哈,谈笑风生。
女人都爱美,她的病友们为了省钱,交流自己动手做义乳的经验,棉花太轻容易跑位;绿豆倒是分量足,可是几天后发现左右不对称,原来是绿豆发芽了;又用大米做,结果一段时间后起霉了……读到此处,让人捧腹而又心酸!
于娟说,如果真的要离开,我会是那个从容不迫收拾行囊的人,面容微笑而平和,找不到一丝一毫的悲悲戚戚。
李开复老师曾经尝尽人生巅峰的甜头,这一次,也尝尽了病痛的苦头。
“在毫无防备下,我战栗地感受到死神和自己离得那么近;和癌细胞交手的诊治过程备受痛苦,让我仿佛从云端瞬间坠落,刹那间,不知身在何处,渺小且无助。”
比起强大的商业竞争对手,癌症让他更战栗。
在经历了17个月的痛苦癌症治疗后,李开复老师开始重新审视自己:
“这段时间,让我的亲人、朋友知道我真心爱他们,是他们让我的生命充满了温暖和光辉。”
“健康、亲情、爱,才是永恒。牺牲健康去换取所谓的成功和梦想,这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以前他总鼓励年轻人要去追求什么,现在则不一样了,他认为“年轻人需要放下追逐虚名,关注健康、亲情和爱才更重要。”
书中向我们介绍了他所补修的七个死亡学分:
1、健康无价;
2、一切事物都有它的理由;
3、珍惜缘分、学会感恩和爱;
4、学会如何生活,活在当下;
5、避免名利的诱惑;
6、人人平等,善待每一个人;
7、我们的人生到底是为什么?
曾经李开复老师告诉星云大师他的人生目标是:“最大化影响力、世界因我不同等。”
星云大师说:“人生难得,人生一回太不容易了,不必想要改变世界,能把自己做好就很不容易了。要产生正能量,不要产生负能量。”
是啊,人生难得,在生命还有一切可能性的时候,好好爱自己,爱身边的人,亦是一种浪子回头、反求诸己的大慈大悲。
那么,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没有遗憾的人生?
开复老师说:
(1)拥有健康;(2)创造“难忘时刻”;(3)尽力做好自己,不必改变世界;(4)活在当下。
人生除了生死都是小事。在这个充斥着欲望的世界,生命的真相往往被名利欲求掩盖着,人们一生都在追求着一层虚妄的外壳,直到死亡来临拨开诱惑外表直透真实本质,才瞬间恍然原来除了灵魂什么都带不走。所以我们要学着放下欲望,珍惜家人,享受当下,感恩拥有。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村上春树说:“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甚至有印第安巫师说:“如果让儿童目睹一次葬礼,抚摸死人的尸体,可以驯服孩子内心的浅薄与顽劣不羁,让他获得真正灵魂的成长。”
以上句子,穿越时空界限、种族国家,却如出一辙,字字千钧。
然而,聪明人那么多,这一点看得通透的却几乎没有。殊不知,死亡,原本就是和出生一样平常的事。也许,我们始终无法学会坦然面对死亡,但消除对死亡的恐惧、正视死亡,则应是一个人一生的必修课。
唯有穿过死亡荫谷,方能品味生命甘露。
“你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为别人而活;不要被教条所限,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己内心的声音。最重要的是,勇敢地去追随自己的心灵与直觉。只有自己的心灵和直觉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实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乔布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