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图形与几何”复习课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一年级“图形与几何”复习课教学反思

        一年级学生经过前期学习,已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和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有了基础认知,能够通过直观观察辨别图形,部分学生还能说出图形的简单特征。然而,对学生个体差异的预估不够精准。例如,在复习课上发现,部分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在图形的特征辨析和生活中的图形应用方面仍存在困难,容易混淆长方形和正方形,无法准确从复杂场景中找出特定图形。

        本次复习课为帮助学生巩固对常见图形的认识,能准确描述图形特征,提高观察、辨别图形的能力,感受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空间观念和数学应用意识。从课堂表现和课后练习反馈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够准确辨认图形,也能说出图形的部分特征,达成了知识目标。学生在解决综合性图形问题时,空间想象和逻辑思维能力仍显薄弱;在感受图形与生活联系方面,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不足。后续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设定应更加具体、可操作,增加过程性目标,如设计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通过多样化的生活实例展示,强化学生对图形应用的感知,提升情感目标的达成度。特别是在画图题过程中,一年级小朋友不能够准备的标准的画出规范图形。

        教学重点是加深学生对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特征的理解与记忆,能熟练辨别不同图形;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运用图形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整体较为流畅,但在环节衔接和时间分配上存在问题。复习课以回顾旧知引入,通过提问、展示图形卡片的方式,带领学生回忆图形的名称和基本特征;接着进行图形特征的深入分析和对比,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图形之间的异同点;然后开展练习巩固,包括基础辨认题和生活应用拓展题;最后进行课堂总结和作业布置。在课堂上,回顾旧知环节耗时过长,导致后续练习时间紧张,部分学生未能充分参与到拓展题的思考和讨论中。同时,在小组讨论环节,对学生的引导和监督不足,出现部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讨论偏离主题的情况。应该提出要求,长久坚持训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