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声和实际,孔子孟子王阳明都说:一定不要让自己的名声超过了实力,这样才扎实,才踏实,才夯实,才壮实,永远游刃有余,生生不息。名声超过了实际,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本来好好的,非要拔高自己扮名流、名士,誉满而毁至,自己又没那个实,就虚了。
【先生曰:“为学大病在好名。”
侃曰:“从前岁自谓此病已轻,比来精察,乃知全未。岂必务外为人?只闻誉而喜,闻毁而闷,即是此病发来。”
曰:“最是。名与实对,务实之心重一分,则务名之心轻一分;全是务实之心,即全无务名之心。若务实之心如饥之求食、渴之求饮,安得更有功夫好名!”
又曰:“‘疾没世而名不称’,‘称’字读去声,亦‘声闻过情,君子耻之’之意。实不称名,生犹可补,没则无及矣。‘四十五十而无闻’,是不闻道,非无声闻也。孔子云:‘是闻也,非达也。’安肯此望人!”】
王阳明说:“为学的大病,在于好名。”
谁不好名呢?名气可不只是虚荣,名气就是财富,名气就是权力,个人不要名,也要公司有名吧?品牌要有名,有名,就是定价权,就有溢价啊。
薛侃说:“从去年起,我也觉得自己好名的病已经轻了,最近认真省察,才知道完全没有!难道我真的十分在乎别人的看法吗?只是听见人家夸誉,就高兴;听到人家诋毁,就郁闷,这就是好名之病发作了。”
我们可以对照自己,是不是闻誉而喜,闻毁而闷呢?还是闻过则喜,闻毁而无所谓?闻过则喜,证明一心想改过,想进步,有人批评自己的过错,就是又发现了一个可以改善的地方,当然高兴了。遇到别人诋毁我呢,如果诋毁是出于误会,《论语》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被人误解也不生气,才是君子。如果诋毁是出于恶意,普鲁士战略家克劳塞维茨有一句话:“批评意见无论多么荒谬,至少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别人看问题的角度。”嘿!他居然从这个角度来批评我,这不又学到了吗?总之,你若自信,知道自己是干嘛的,就不太在乎别人的诋毁。甚至觉得有人诋毁也不错,因为可以降低大家对你的期望值,如果人人都觉得你是圣人,那才是把你装进了道德的笼子里,一点干“坏事”的自由都没了。
王阳明回答薛侃说:“正是如此,名声和实际相对应。务实的心重一分,求名的心就轻一分。如果全是务实的心,就没有求名的心了。如果务实之心如饥之求食,渴之求饮,哪有功夫去好名呢?”
务实还是求名,我还是用义袭而取和集义而生来理解。求名,是义袭而取;务实,是集义而生。求名求多了,超过了实,弄成个名不副实,名下不来,实又上不去,给自己找难受。所以一定要注意控制自己的名声不要超过实力,这样才扎实,才踏实,才夯实,才壮实,永远游刃有余,生生不息。名声超过了实际,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爬得高之后下不来,摔得狠之后起不来。周围的例子太多了,本来好好的,非要拔高自己扮名流、名士,誉满而毁至,自己又没那个实,就虚了。
王阳明又说:“孔子说:‘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这个‘称’,念四声,不是一声,也是名声超过实际,君子引以为耻的意思。实力和名气不想称,如果活着,还可以弥补。如果临死也没解决,带着虚名进棺材,那就永远无可挽回了。”
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这句话在《论语》里就没头没尾一句,“称”念一声还是四声都可以。不过,这句话《史记 孔子世家》里面有,是孔子晚年回到鲁国后说的:
子曰:“弗乎弗乎!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 乃因史记作春秋。
孔子说:“不成啊!这样不成啊!一个君子,最痛恨的是死后没有留下声名。我一生周游列国,我的主张却始终没有得到施行!我拿什么留给后世子孙呢?”于是就根据历史记载,做《春秋》,著书立说,传诸后世。
按《史记》的上下文,“称”念一声,称道的称,不是四声,相称的称。王阳明将之解着四声。
“声闻过情,君子耻之。”出自《孟子》:
徐子曰:“仲尼亟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孟子曰:“原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徐辟问孟子,孔子那么赞赏水,赞赏什么呢?
孟子说:有本之水,滚滚流出,昼夜不停,填满了沟沟坎坎,再往下流,注入江河,流向大海。无本之水呢,就像七八月间的暴雨,声大势大,哗啦哗啦沟渠都满了,但你等它干涸退去,站那儿就能看见。所以说名声超过实力,是君子之耻。
王阳明说:“孔子的另一句话:‘四十五十而无闻’,也是说不闻道,不是说不闻名。这里的‘闻’,是孔子的另一句话:‘是闻也,非达也’的闻,这是闻名,不是贤达。孔子他老人家,怎么会用声名来评价人呢?”
“四十五十而无闻”,出自《论语》: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不闻焉,斯不足畏也已。”
一般解着:孔子说,后生可畏啊!哪知后一辈的人赶不上今天的人呢!不过,一个人如果到了四十岁五十岁还没有名闻于世,也就没什么可畏的了。后生无名,但是不可轻视;但是如果到了四五十岁还没名,这人也就不行了。
不过,王阳明说,这里的闻,不是闻名,而是闻道。如果一个人到了四五十岁还没有闻道,那就没什么可畏的了。
“是闻也,非达也。”出自《论语》,子张问什么是达人。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子张问孔子:“一个士,怎么才能做到达呢?”
孔子说:“你说的达,是什么意思呢?”
子张说:“一个达人,在一国之中,必然闻名一国,在自己家族中,必然闻名一家。”
孔子说,那你这是闻,不是达呀!
达是什么呢?是通达,是到达,到位。内有诸己而达于外,心中有诚,肚子里有货,自然发散出来,到达于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达,通过修养自己,到达全天下。
这“达人”呢,质直而好义,他不是有心求别人知道自己,而是为人质朴正直,行事好义,事必求当其理。合乎义理就做,不合义理就不做,笃笃实实。
对别人呢,察言观色,时刻注意照顾别人的感受,反观自己说话做事的得失。
虑以下人,是常存谦退之心,不敢忤慢他人,总是注意把自己处在别人之下,不行我就退一退。
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达人啊,最怕的就是德不配位,名不副实,所以宁退勿近,才能进退自如。不怕被人占便宜,就怕不小心占了别人便宜,多留余地,才能游刃有余。
达人这样做呢,人人都欢迎他,他去哪都能达。他不求名誉,而名誉必归之,他就既闻又达,闻达于诸侯了。
闻呢?
闻,是“色取仁而行违”,简单的说,就是“装”!张居正说,德修于己,而人自信之,这叫达。而闻人呢,存心就要闻名,矫饰情貌,做出个善人君子模样,这叫“色取仁”,而实际呢,行违,做的不是那么回事。但是他装得像啊,所以全家赞誉,天下闻名。
我的《传习录》学习参考书目:
《传习录 明隆庆六年初刻版》,王阳明撰著,谢廷杰辑刊,张靖杰译注,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
《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