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内容简介】 · · · · · ·
戴维•布鲁克斯在本书中用令人意想不到的角度深入剖析我们的日常生活。作者提出了“双峰模式”,我们每个人都在攀登人生的两座山。如果说第一座山是关乎构建自我和定义自我的,那么第二座山则是关乎摆脱自我和舍弃自我的。如果说第一座山是关乎获取的,那么第二座山则是关乎奉献的。如果第一座山是精英式的独自攀登,那第二座山则是置身于有需要的人之间,并与他们手携手同行。
作者基于此,提出了本书的两个目的,以期能为读者有更多的帮助。
第一个目的是展示个人是如何从第一座山转进到第二座山的,并详尽、细致地逐步展示更深刻、更快乐的生活。包括我们应该怎样超越自我,并致力于更伟大的事业。
第二个目的是展示社会是如何从第一座山转进到第二座山的。我们的社会正遭受着一场团结危机。我们生活在一种个人主义的文化之中。自我与社会、个人与群体之间总是存在着紧张的关系。我们能做的是重新寻
求平衡,建立一种文化,并引导人们走向自我价值的实现与承诺。
02【思考】 · · · · · ·
目前我的人生正处在第一座山,处于一个构建自我、不断定义自我的过程。属于独自攀登。对个人而言,更想努力的去超越自我,然后实现自己的理想。但是过程中也不缺乏在攀登第二座山,因为二者并不是互斥的,在攀登第一座山的同时,也可以向着第二座山前进。
第一座山讲个人自由,第二座山讲责任、承诺和亲密关系;第一座山讲独立,第二座山讲互相依赖;第一座山讲自我成长,第二座山讲忘记自我;第一座山讲获得,第二座山讲奉献;
你肯定会说,那些主动选择第二座山的人,必定都有高贵的品格——是的,布鲁克斯认为,品格其实是当你忘记自我去攀登第二座山时所获的的副产品。忘记自我的那个状态,是值得追求的。
第二座山不是以你自己为核心,而是以别的什么为核心。第一座山追求的是幸福,第一座山追求的是喜悦。
这里的幸福,特指个人的幸福。比如你获得了成功,在竞争中获得胜利,实现了目标,提高了能力,再加上各种感官的快乐,这都叫幸福。喜悦,则是另一种东西。
人的喜悦分为6个层次。1.喜悦是心流;2.喜悦是与他人关系融洽;3.喜悦是亲密的情感;4.喜悦是精神上的沟通;5. 喜悦是超越自我;6.喜悦是道德喜悦,也是最高级的喜悦。
03【总结一下】 · · · · · ·
1、(What)什么是人生的第二座山?第二座山就是摆脱自我认知,投身道德事业去创造更多社会价值的生活模式。
2、(Why)为什么要去攀登第二座山:从个人需求来看,我们需要攀登第二座山来摆脱个人极端主义带来的痛苦和迷茫;从社会需求来看,我们需要攀登第二座山来遏制孤独危机、信任危机、意义危机、部落主义的出现。
3、(How)怎样去攀登人生第二座山。遵循内心的想法选择职业,在婚姻中培养自己的耐心和沟通能力,用哲学性的角度看待社会,以及无私奉献的精神这四个方式达到自我升华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