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这是孟子在他的著作《孟子•尽心上》提出来的。这也反映出,独善兼济是儒家思想发展的必然。
我很早之前就听过“慎独”这个词,但我一直不能理解它。其实它最早出现在《大学》和《中庸》两篇文章中,在《大学》中:“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实际上就是独善其身的意思。最典型的慎独人物就数东汉杨震,大儒杨震,到东莱去当太守,复试途中,路过昌邑县。县令王密是他当年举荐过的秀才。一天晚上,王密怀揣着十斤黄金塞给杨震。杨震说:“怎么能这样呢?”不料王密说:“夜深人静,谁会知道?”杨振义正言辞的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说无人知道?”王密只得惭愧而归。
早在第三课的时候就已经说到儒家与道家所推崇的修身思想的目的不同。而在第四课中,他们的安贫乐道思想也是不同的。道家的“安贫”是希望人们放弃追逐物质生活,回到自然回归根本。但儒家推崇的安贫其实是有富贵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乐道呢?儒家推崇乐“仁”,以实践儒家想道德为乐趣,而道家推崇人与自然和谐一致。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儒家思想是伟大的,但民间多推崇道家,只是因为在他们的能力范围内和他们所处的环境达不到兼济天下。
无论年龄,不论身世,我们都应该带着这份律己精神向前走,就算兼济不了天下,至少精彩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