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管厚爱,先严后爱”从接手这个班我始终秉承着“严管”这一原则,这一方法确实奏效,绝不姑息的态度让我在班里很有威严,我的一句话说出去学生立马就会响应,我所提到的班级问题立即会有整改,因此在上学期的带班之路中走得十分顺畅,可我始终觉得我对他们只有“严”缺失了“爱”,我想经过半年的常规管理他们应该已经形成良好的习惯,因此在过年后我开始试图拉近我们的师生关系,可能是我用错了方式,在课堂上我开始时不时地开一两句玩笑,开始在课下时有意创造机会找个别同学聊天。但结果差强人意,学生像是断了线的风筝,我有了抓不住的紧张感,不得已下我继续严抓严管,可一周的“放纵”换来的是尽管我已声嘶力竭还是无济于事。五一过后,我们班常规更是被抛到了九霄云外,纪律散漫、卫生一塌糊涂,对于班级事务似乎大家都是事不关己的态度,即使每天唠叨常规,在他们看来无非是和尚念经罢了。
这一切的一切,到底是因为什么呢?仅仅是因为我“放纵”的那一周吗?在自己的不断发问中,我找到了以下几个原因:
1.缺少原则性
我给学生立的规矩太多了,多到自己根本理不清,规矩立了一堆却很多都没有执行或者是根本没有办法实行;说到却做不到,吓唬式教育连低年级的孩子都不怕,更何况是六年级的学生,我停留在“口头”上的惩罚哪还有什么杀伤力呢!我想以身作则是最好的教育。立的规矩,一定要执行,且公平公正、一视同仁;许下的承诺,就一定要兑现,就算后期变动,实现却又困难,也要想办法弥补;奖惩分明,奖励有效,惩罚落地;(我可以自己准备个小本把说过的很重要的话记录下来)坚持“原则之内寸步不让”!
2.情绪化严重
“怒中之言,必有泄漏”。情绪稳定、处变不惊的态度,才能让学生打心里尊重。
我可能是个悲观主义者,生活中总是莫名其妙的给自己制造很多负面情绪,喜欢内耗自己。因此,课堂上看到学生没有达到我的要求,或者没有课堂状态我的怒气就会一触即发,一个随便就能被激怒的老师,学生对他的态度,一定会从最初的害怕,变为轻视吧!因此,我总觉得这段时间越来越多的学生对我有很大的意见,不愿听我的指挥和安排,更多的是对我的不服气。
3 教学能力不足
老师想要要求学生学习能力强,首先自身的素质要过硬。
开学之初, 我很有底气地对学生说:“我上课你只要认真听,按照我的节奏学,你就一定能考出好成绩。”但因种种原因我的备课不再充分,有时候自己讲的云里雾里,我都不知道到底想表达什么意思,最近一段时间课堂中时不时地就会发生一些“教育事故”,我想认真备好课,精心上好课,学生一定能感受到我的诚意;而现在的照本宣科、“教育事故”只会让学生丧失对我的信任。
4 几句话反复说,爱唠叨
精炼的表达、精准的指令是一种能力,同时也有一种不怒自威的气质。每天我都在为常规管理头疼,全员管理落实很不到位,凡事只有我交代到了才会有人做。于是我总会说“看看之前班里我都不用操心,看看现在我不说你都不知道做” “你们怎么还不读书?来了不知道该干什么,发什么呆?”“为什么上课铃声响了还没有回到自己位置上?”“到底谁不会两人一队站,走了六年的路队临近毕业就不会走了?”……我怎么就不知道能用眼神杀解决的绝不张口,能用一个字表达的绝不说两个字呢?况且,我还犯了大忌:大吼大叫!当我想让他们读书的时候,我只需严厉、大声的命令“读书!”就好了;当我想让他们快速打扫卫生的时候,我只需明确的下达任务“快速打扫!”就好了…
长话短说、废话不说、少说多做!这样也许能在学生面前保持一种神秘感,让他们琢磨不透我的心思,自然也不敢随意挑战我的权威。
除此外,我强烈的自尊心,我对自己的不认可、不自信,缺乏管理能力,缺乏创新等等我都需要反思并不断提升!到底应该成为什么样的老师?怎样才能成为这样的老师?也许将来有一天我会有高人指点迷津;也许会在书中找到答案;也许时间会是最好的解药……
愿我能早日寻找到属于自己的路,让我的职业生涯不再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