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和无条件的爱,是孩子心理健康的首要条件。
如果在早期的家庭教育中,孩子得到的关注不够,在后期会特别渴望得到他人的关注和喜爱,也会特别在乎别人怎么对他。
我们要让孩子感受到即使他不完美,即使他经常犯错,父母都一如既往地去爱他和信任他。
在父母无条件的爱和接纳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自我价值感是很强大的。
他们会认为 :我的存在有价值,我说的话,做的事有价值。
但是,我们却经常在爱上无形地附加上一些“条件”:
“只要你考班级前三名,我就给你买玩具”;“你要是再哭,妈妈就不要你了!”
这会让孩子认为爱他是有条件的,从而缺乏自信,并且父母更关注这些条件的结果,而忽略了过程,没有尊重和理解孩子。
当然,我们爱孩子,但不是毫无原则地去满足孩子,要让孩子知道边界和底线在哪里。
绘本《我永远爱你》中就有这样的对话:
阿力:“如果我把枕头弄得羽毛满天飞,你还爱我吗?”
妈妈:“我永远爱你,不过,你们得把羽毛收拾起来。”
阿力:“如果我把画画的颜料洒在妹妹身上,你还爱我吗?
妈妈:“我永远爱你,不过,你得负责给妹妹洗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