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诗词比赛中难度较大的是“飞花令”。“飞花令”出现在唐朝,是诗人最喜欢玩的酒令之一。飞花令,原是饮酒助兴的游戏之一,输者罚酒。“令”的意思就是约定所答诗中出现某字,定下某字便是某令,“飞花令”又叫“拈字流觞”,如出现“花”字,就叫“花字流觞令”,出现“月”字,就叫“月字流觞令”。
“飞花令”又叫“春城无处不飞花令”,因诗人韩翃《寒食》诗中“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一句而得名。行飞花令时可选用诗和词,也可用曲,但选择的句子一般不超过七个字。“飞花令”有许多不同的玩法。一例是讲字序的,合席约定每人吟一句诗词,其中要带“花”字,其难在“花”字 须出现在特定位置上,如第一个人说“花落知多少”(孟浩然诗),那接下来的人说的诗句中“花”就得在第二字位,答“五花马,千金裘”(李白诗)是对的,如果说“感时花溅泪”(杜甫诗)就错了,要罚。再接着“花”就得在第三字位:“月照花林皆似霰”(张若虚诗),如果说“迷花倚石忽已暝”(李白诗)也不对,要罚酒。“花”在第七字位上则一轮完成,可继续循环下去。行令人一个接一个,当作不出诗、背不出诗或作错、背错时,由酒令官命令其喝酒。
在酒宴上,行令方式还可以有一些变化,如直接说一句带“花”字的诗,“花”字在诗中的位置对应到某客人,此客人再接,如果正好对应到自身,则罚酒。
“飞花令”在唐朝是酒令,但它也是“诗词大赛”的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