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有一扇门,可以通往任何你想去的地方,你会想去到哪里?又想见到谁会做什么事呢?
假如有这样一扇门,我想推开之后,去到外婆年轻的时候,可以好好陪伴她,保护她。
外婆去世前,没怎么生过病,也没怎么进过医院,最多有个感冒,几粒药下肚,马上就好了。曾经以为,以外婆的身体状况,活个一百岁,应该没问题。
谁知道,第一次住院人就走了。
那些天,她有时感到头晕,过一阵儿又好了,反复出现了几次之后,去医院检查,说有轻微脑梗。住院治疗一周后,症状基本消失。就在准备出院的时候,一天晚上,外婆突然昏迷不醒,再次检查,发现有个血栓堵在脑部重要位置,然后没多久就不在了。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觉得那像一个梦,觉得这件事情不是真的。
总固执的认为当我再回家时,外婆还会像往常一样,早早跑到我家,坐在门口等我。
有好几次,一转过街角,我就开始寻找那个熟悉的身影,没看到外婆,差一点就问我妈,外婆今天没来吗?
小时候,对村里大办葬礼的习俗很是不理解,觉得不仅浪费钱,更浪费时间,再说,人都走了,你办的再风光又能如何呢?
后来才觉得,葬礼,与其说是办给去世的人,不如说是办给活着的人。通过一系列仪式的铺排,让活着的人可以慢慢接受亲人已不在的事实,让悲伤有处宣泄,让精神有所寄托。
我家和外婆家在一个村子,距离很近。一抬脚,就到了。
小时候我天天黏着外婆,在外婆家长大,和外婆的关系最亲,外婆也最心疼我,总是变着花样给我做好吃的。
外婆爱干净,人也漂亮。即使到了80岁,头发仍然挺多、挺黑的,只是鬓角偶有花白,齐肩的短发总是梳的很整齐,一丝不乱。无论什么时候见到她,衣服都干干净净,清清爽爽。脸上始终带着平和的笑,仿佛生活从来不曾亏待过她。
外婆小时候被缠过脚,但很快又放开了,除了大拇趾朝下勾向脚掌有点异样外,其余都很正常。
外婆腰板挺直,走路很快,干活超利落,80多时还能下地干活。秋天农忙时,更是帮助舅舅们掰玉米、摘花生、敲芝麻。
那时春节回家,外婆还背着我家3岁的宝宝到处跑着去看戏。
外婆善良、慈祥、谦让、随和,很少见她生气,也很少见她和人争执。总是一副乐天知命,平心静气的样子。
其实,外婆的一生非常不容易,遇到的苦难很多。
那个年代的女人,十二三岁就结婚,到出嫁时还不知道对方是谁长什么样,因为压根没见过。
过门后,地位也很低,要照顾一家老小,还要看婆婆的脸色。
后来,就不停的生娃带孩子,还要进行繁重的体力劳作,就这还吃了上顿没下顿,要是逢上灾年,只能捋树叶啃树皮,那是要饿死人的。
即便如此,如果一家人能平平安安在一起,就算穷点累点饿点,也是老百姓最正常不过的生活。
外婆连这点薄愿,也没曾拥有。
外公去世的时候,外婆才三十几岁。很多人都劝外婆趁着年轻早做打算,但外婆怕孩子们受委屈不愿改嫁,一旦再找,孩子肯定不能全部带走,儿女就得分散两处。
于是,外婆一个人带着四个孩子硬是苦撑了下来。
听我妈说,当时我小舅刚一岁,还不会走。我妈也不过八岁,大舅大姨也顶多十几岁吧。
一方面要照顾孩子,另外也没其他门路,外婆只能靠成天给别人纺花、织布、洗衣服赚钱。
冬天把小舅揣在棉衣里,怕天冷把他冻死。结果他尿了外婆一裤兜,湿冷湿冷的,为了不耽误干活,也只能用体温把湿裤子一点点暖干。
最无助的时候,不知道外婆有没有后悔过,也不知道外婆在孩子们熟睡之后有没有一个人偷偷哭过。
把孩子一个个拉扯大,再给舅舅们一个个成家,个中艰辛或许只有外婆自己知道吧。
如果见到年轻时的外婆,我一定告诉她,你真的很善良很漂亮,你值得拥有世界上所有美好。
如果见到她,我也会劝她自私些,再找个人找个伴,不用一味牺牲,不用一个人苦苦支撑,对自己好点,再好点。
如果劝不动,那就做她的朋友吧,默默陪伴,用心守候。
帮她干活,替她看娃,听她诉说心中的苦闷,为她出头使她免受半点委屈……
最好能想办法多挣点钱,可以消除她吃不饱穿不暖的忧虑,可以化解她为儿女成长的担心,让她不用天天熬夜干活,可以夜夜睡得安稳、睡得香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