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听了黄仕明老师的“请停止一场你发起的内在战争,摆脱内耗,收获自在人生”第6课
在音频中,黄仕明老师说,在一次课程开始前,他问大家,你有过自卑,觉得自己不够别人好的感觉的请举手。
毫无意外的,课堂中所有的人都举起手,他接着邀请大家,举着手,对旁边的同学打招呼:欢迎,欢迎来到人类世界。
我笑了,可能练习中的每个人都会心一笑。
自卑,原来不是个人专属,是集体意识或社会能量在个人身上的沉积。
当我觉得自己不够好,觉得旁人都认为我是loser的时候,旁人,也是时不时这么想的那个人。无数次你要插自己一刀,恨不得自己消失在地表的时候,世界上有很多人已经付诸实践。
我们身上的自卑,不过是社会人属性的分摊,或多或少而已。这么想,你会感觉好一点吗?
看到这里,是不是有点像鸡汤?然而,我并没有写鸡汤的意思。上述这套逻辑,是有严谨的心理学解说,叫做创造性接纳。
创造性接纳按我的理解,就是当我们将个人意识处于一个更广阔的场域之中,创造性接纳就会发生。
举个例子,当我们很苦闷的时候,走入大自然,感受自然的各种气息和美好,我们就会忘记难过的事情,或者觉得那些难过的时刻其实没有什么大不了。
为什么需要用创造性接纳去理解自卑?因为自卑是比较隐蔽的情绪和能量,对自我攻击大,但不像愤怒、生气那样表露。我自己就是自卑的中重度患者,我习惯性地否定自己,我将自我评价体系构建在外部,在意别人的看法。
从这套逻辑出发,我找到了一个出口,当我又准备攻击自己的时候,吸一口气,想象自己举着手跟旁边的人会心一笑的情景,对自己说,你正在经历一种地球人都有的情绪,旁边的人一样会有,这是集体意识的反映,请放下,放下,并回归内心的中正。
这么做几次,我对自己的自卑撕开了一条缝,允许,自己用创造性接纳的思维去面对这种负能量。我不确定这样是否能战胜它,但我感觉到视角的变化影响了我跟它相处的模式。
如果你也有受到自卑或者自我攻击、自我价值感低的困扰,不妨试试我的分享,用创造性接纳去感觉它,接受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