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意义(研究背景、应用价值及学术价值):
(一)研究背景:
国家教育部在2022年4月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中的“基本原则”部分提出“聚集核心素养,面向未来”,“依据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明确育人主线,加强正确价值观引导,重视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培育”,“加强课程综合,注重关联,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强化课程协同育人功能。”这些是当前和接下来一段时期内教育教学的政策背景及发展方向。
项目式学习(PBL)正是培育核心素养、回归学习本质的方式之一。在中共中央、国务院2019年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的文件中,项目化学习被作为教学方式呈现,“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学习形式要根据学习内容适当选择,如项目式学习、单元式学习等。”地理学科的实践性是开展项目式学习的重要抓手,通过设计主题项目式学习活动,组织学生围绕主题开展地理调查、实地考察、研学访问等学习活动,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科兴趣,提升地理实践力,从而培育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国家提出的义务教育“双减”政策,为学科教学的科研与提升提出了探索要求。在此政策背景下,实施项目式学习对于地理学科的教与学都有着现实且有价值的意义。项目式学习在教育较先进国家和地区以及我国教育先进区域已经有了较普遍的应用,有一定的文献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以此为基础,对本地区相关课题研究工作有着积极的促进和帮助作用。
(二)应用价值:
1.创新教与学的方法。项目式学习可以选取本学科或跨学科的主题内容,让学生基于现实情境,解决实际问题,能从更广、更深、更结构化的层次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培养和提升。结合地理学科的知识特点,可以较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获得感。特别是“双减”政策背景下,项目式学习可以实现为学生减负的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开展创造性活动,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2.丰富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方式。项目式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是一种教学方式的创新,针对地理学科知识实践性强的特点,项目式学习强调“做中学”的理念可以丰富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方式。
(三)学术价值:
1.通过本课题,形成项目式学习在地理学科教学的应用理论,为地理学科教与学的创新应用提供实践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2.通过本课题研究,获得基于核心素养的培育之下采用项目式学习的相关研究数据和成果,为核心素养的培育方式提出更多更新的思考和尝试。
二、本项目的研究现状
(一)国际上关于项目式学习研究现状
项目式学习(project based learning)简答PBL,在素养的变革浪潮中,国际上诸多国家的相关地区和创新学校开展了具有项目式学习要求的课程、教学、评价实践。国际上对项目式学习进行研究的机构比较著名的有巴克教育研究院(PBL Works),就项目式学习设计和实施提出了“巴克研究所PBL的黄金法则”,为教师在开展PBL时提供了可遵循的好方法。在夏雪梅博士团队所著的《项目化学习的中国建构丛书》中的一册《项目化学习的实施:学习素养视角下的中国建构》一书中,列举了美国的HTH、加拿大BC省、英国P21学校和新加坡等教育改革较先进的国家和地区及相关实验学校,就项目式学习在这些地区的实施实践进行了分析和比较。从国家教育政策层面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措施层面进行了比较分析,再到实验学校推进项目式学习的前后成果进行纵面对比,以及与未实施项目式学习的地区和学校进行横向比较,从取得良好成效的现状和趋势上,对项目式学习给予较高的评价和推荐建议。
(二)国内对项目式学习的研究现状分析
国内对项目式学习的系统化研究起步较晚,大部分的认知概念是从国外引入的,理论研究主要侧重于基础概念、特征、要素和实施的环节上。李志河和张丽梅撰写并发表于《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17年第08期的《近十年我国项目式学习研究综述》中引述相关数据,“ 对近十年项目式学习研究的期刊论文进行定量分析的同时,发现研究关注在近十年间内容逐渐丰富,研究内容涉及多个领域。”“项目式学习大量基于教学模式理论的研究,表明大多数学者关注与项目式学习模式的建构,其次是评价体系研究,相比之下,实施应用研究、教学设计研究、问题与对策研究的成果少之又少,在这些领域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提出了“把学科知识进行项目式转化,满足师生教育学的需求,优化评价考核的多元化,使我国教育发展良性衔接,协同进步,发挥项目式学习的最大优势,促进我国教育进一步的发展。”此外,夏雪梅博士主编的《学习素养·项目化学习的中国建构丛书》中列举了来自国内先行地区的实践案例,对国际上项目化学习的样态进行分析,还结合我国的教育发展实际和在上海的试点实践经验,对项目化学习的本土化构建提出了实施建议,针对项目化学习提出了相关的理论建构。当前阶段综合诸多文献资料,都对项目式学习发展提出了极大的肯定和深切的期许。
近年来本地区对项目化学习的研究实践逐渐兴起,广东省教育研究院组织的项目式学习案例评选和STEM案例征集活动及其他相关培训活动等,都有力地提升了一线教师对项目式学习的认知,但这种学习方式现阶段实际广泛应用于日常教学的还不多。
三、课题的界定、研究内容、研究目标与方法
(一)课题的界定
(1)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个人信息化、全球化、学习型的社会,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情境时,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观念、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2)项目式学习
是一种以学习为中心的动态学习方式,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具体的自主学习项目,主动发现和探索现实世界的问题和挑战,在这个过程中领悟到更深刻的知识和技能。项目式学习是通过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又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发现新问题,保持好奇心和学习热情,学生通过探究并体验包括学科知识在内的外部世界,发展对学科以及外部世界的内在兴趣。项目化学习的四特征:核心知识的再建构,创造真实的驱动性问题,用高阶学习包裹低阶学习,将素养转化为持续的学习实践。
(二)基本内容
1.研究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认识学科核心素养对学生自身发展和时代发展的重要性,学习基于核心素养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
2.通过理论学习和案例分析,对地理学科项目式学习相关理论、实施架构等进行了解和实践。
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项目式学习的构建和实施开展一系列教研实践。
(三)框架思路
1.学习关于项目式学习的理论文献,特别是涉及地理学科的有关论文,进行学习、研讨。
2.初步选取合适的学习内容进行落地实践,获取初步数据和经验。
3进行建模思考,分析地理学科特点结合项目式学习的普遍模式,进行学科项目式学习的建模,并进行实验实施,过程中不断修订完善。
4.提出初步的框架,整合“双减”政策和地理学科特点,结合具体学情,建构适合本地区的项目式学习,达到落实培育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四)拟达目标
1.总体目标:
通过课题的研究,对地理核心素养有进一步的认知,懂得基于地理核心素养进行项目式学习的构建,让学生拥有真实的问题解决经历,成为积极的行动者,创造性地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帮助学生形成对知识的新见解,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利用学科知识进行实践,引导学生探究并体验包括学科知识在内的外部世界,发展对学科以及外部世界的内在兴趣,促进教与学方式变革和教师专业成长。
2.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
(1)学习新版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学习地理核心素养的具体内涵和要求。
(2)学习项目式学习的相关理论,掌握地理学科的项目式学习构建和实施。
第二阶段:
1.进行项目式学习的课程实践,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地逐步推进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教学资源的项目式学习课程;
2.根据教学实践情况调整项目式学习的实施方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形成并积累教学案例;
第三阶段:
1.梳理、总结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项目式学习实施应用案例,形成适合于本地区和本学科的项目式学习实施经验;
2.形成课题研究的成果,依托名师工作室平台将初中地理学科基于核心素养的项目式学习实施策略方式经验进行推广。
(五)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通过参考大量的文献,对国内外相关的研究著作、论文等文献资料进行系统分类并归纳整理,使自己对项目式学习的框架和建构有更加清晰与科学地认识,为课题研究搭建合理的框架,为理论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2.问卷调查法
针对研究课题设计调查问卷,对汕尾市不同区域多所初中地理教师及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初中地理项目式学习开展和反馈情况,使课题研究更有针对性和实践性。
3.个案分析法
运用案例研究法进行项目式学习探究与实践,分析项目式学习对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提高初中地理教学质量的实际效果。
4.案例征集法
针对此课题,通过征集相应的案例,加以学习,借鉴他人的优点,找出自己的不足,不断完善自己的课题研究。
5.过程实验法
在课题研究的开展过程中,对项目式学习模式的摸索作为真实情境的教学实践,需要以实验课的形式去完成。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借以提升研究的成果。
6.经验总结法
通过对自己、他人相关案例分析、对比、归纳总结,指导下一步的研究工作。
此外,需要根据实际的研究过程中碰到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
(六)研究进度设计
1.研究阶段:(2023年1月至2024年9月)
(1)围绕研究主题,根据课题方案有序开展课题研究的实质工作;
(2)围绕课题研究目标和内容,收集原始材料,展开教研实践;
(3)在实践中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完善研究思路;
(4)组织相关主题的教学研究活动,撰写教研论文;
(5)定期做好阶段性小结,做好中期验收工作。
2.总结阶段:(2024年9月至2024年12月)
客观全面总结课题的实施情况,根据过程性的成果和实验数据,撰写研究报告、教研论文,形成多形式的课题研究的成果,申请结题。
五、课题组团队及研究保障简介
(一)负责人主要工作经历及科研能力简介
课题组负责人吴肯林,初中地理高级教师,任教于海丰县彭湃中学,汕尾市中小学吴肯林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汕尾市地理学科教研团队成员,海丰县初中地理学科带头人。近三年主持了广东省教育研究院课题《翻转课堂模式在中学地理教学的应用研究》成功结题,主持了汕尾市小课题项目《基于智慧学伴平台的初中地理分层教学研究》成功结题,主持了汕尾市十三五规划课题《“以图导学”在初中地理教学的应用研究》成功结题,另有10余篇教育教学论文获得省市县各级评比奖项,多篇教学论文发表于市级教育教学专刊,具备较强的课题研究能力。
吴肯林设计指导并实施项目式学习案例《初中学生认识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以顾莲峙村的村落变迁为例》参加了2021年度广东省教育研究院组织的评选活动,获得了广东省中小学项目式学习案例征集活动三等优秀课例,课题组成员甘蕾蕾老师设计的项目式学习案例《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下能源产业的发展--以华润(海丰)电力有限公司为例》获得一等优秀课例。
(二)课题组成员简介及相关科研保障:
1.课题组成员简介及资料收集情况
本课题组成员均来自汕尾市中小学吴肯林名教师工作室,针对项目式学习的研究是名师工作室科研工作的核心内容,工作室集中学习了夏雪梅博士主编的《学习素养·项目化学习的中国建构丛书》,此丛书是开展项目式学习实践实施的优质指导书籍。工作室同时组织全体学员对新课程方案和新课标进行了多次的集中研修学习,从理论层面对核心素养的内涵和如何落地实施进行了周期性的学习和培训,课题组团队具备较强的理论水平和教学科研业务能力。
课题组成员在前期做了相关的资料收集、拟题论证等工作,从文献资料、网络信息渠道等收集项目式学习相关最新资讯。结合本地区在地理教学方法方面一些学校开展的研究工作和所取得的成果,在反复论证的基础上确立了本次课题的研究主题,后续的研究资料可通过课题组成员的亲自收集、购买、借阅等,保障研究工作的需要。
2.研究时间保障:
本课题研究的时间预计为两年,课题主持人和团队成员均为一线教师,有利于将课题研究跟教学实践进行有机结合,开展教学实践,有充裕的科研时间保证。
3.政策和经费保障:
省财政对本课题有专项资金支持,同时课题组积极向上级管理部门发起申请,争取获得科研经费支持,主持人所在市、县及学校在对教学科研的物资供给、硬件配置和课时调配等方面均可给予大力支持,同时汕尾市中小学吴肯林名教师工作室将本课题纳入工作室的科研工作计划中,工作室顾问专家将对课题研究给予指导,一系列有利因素均能保障本课题研究工作能得以顺利开展和深入研究,确保取得预期成果。
经费分配:
资料费3000元 调研差旅费 2000元
会议费2000元 设备购置费 5000元
咨询费2000元 印刷装订费 3000元
其他费用3000元
经费预算合计20000元
六、预期成果:
1.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项目式学习实施策略研究》相关论文3至5篇,争取1篇发表在核心期刊。
2.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项目式学习实施策略研究》的相关案例10个及其评析,形成项目式学习可推广的应用模式。
4.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项目式学习实施策略研究》的研究报告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