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参加统编教材四、五、六年级的教材培训,就教材中的“老”课文该如何使用,如何紧紧围绕教材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这两个方面来设计一节课,来自市实验小学的宋素君老师给大家“上了一课”,无论是教案的设计还是传达的教学思想,都让下面听课的老师耳目一新。
宋老师执教的是《盘古开天地》,这是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神话故事,宋老师紧紧抓住这一单元的语文要素,设计了两个学习目标:
课堂的前半节课就紧紧围绕第一个学习目标展开学习,用自学、小组探究等学习方式从文中圈出词句,谈感悟,想象画面。第一个目标完成之后,又开展第二个目标的学习,第二个目标是结合文中插图、表示时间顺序和圈画的关键词句,说清楚盘古开天地的神奇过程。两个学习目标都紧紧围绕本单元篇章页提示的要迖成的语文要素来设计。
反思:
回顾这节课,我觉得可以用这几个词语概括:质朴、扎实、高效。老师的铺垫语似乎不多,但句句都很精炼,恰到好处,学生的发言却精彩纷呈,每个学生的着眼处都有所不同,学生的语文能力在这一节课得到生长。
一、简单而不简约的语文课堂。这节课无论是开头的回顾导入,还是达成两个目标的研读、体会过程,设计得很简单,老师没有复杂的分析,就是领着学生找一找文中感觉很“神奇”的词句,想象画面,谈一谈自己的体会,注重学生的个人感悟的表达,这个目标看似简单,但是问题却不“小”,首先文中能够体现神奇的地方,不止一处,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和生活体验来“悟”,有深有浅,老师适时给予引导,让这个环节的目标达成非常的饱满,第二个目标也是,借助文中有效的媒介来介绍自己认为神奇的部分(起因、经过、结果或完整的故事),用自己的语言来介绍故事,在语文结构上,似乎走出了文本,但是好像又不是,以课文内容为依托,建构自己的语言系统,这是一个整合的过程,整节课,朗读、感悟、想象、介绍,有机结合,让这节课羽翼丰满。
二、目标明确,新视角来审视“老”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