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19日公司用一场盛大的晚宴,向外界宣布和一家美资公司合资了,它当时和苹果并列全美10大科技公司,是一家冉冉升起的人力资源科技公司,自此从民营走向了中外合资。
从我进公司开始,就陆续听到了老板和美国、英国、日本、新加坡等全球各地的公司接触,他的原则是:
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业务要更加全面,立志要让公司成为人力资源综合服务的提供商;
要插上科技的翅膀,人力资源科技是趋势,也是方向。
这一步现在想来,对我的职业生涯是很关键的,有机会接触国际前沿的内容+技术+服务,更为后来接触那么多全球顶级管理大师,打下了基础。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无异于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如饥似渴地迎接新的世界,在我面前打开。
2008年在自己的努力耕耘下,团队终于实现了历史上第一次突破100%完成率,指标是180万,实际完成是195万。这是一个里程碑,对我走向职业经理人之路,意义非凡,第一次因为管理职责尝到了甜头。
在坚定了要走职业经理人之路后,我果断放弃了销售职责。当下做这样的决定不容易,新经理舍不得放下自己的客户,也舍不得放弃自己的销售特长。因为对于销售老手,销售奖金唾手可得,管理奖金却遥不可及。
徐子远老师在课程中说:
“让你走向管理岗位的能力,恰恰阻碍你成为一个好的管理者。”
我现在是非常理解的,其实从一个个体贡献者走向管理,我们的理念、时间和能力都是需要调整和学习成长的,但如果我们一直抱着自己的特长不放,我们的理念、时间和能力就没有机会调整,就会原地踏步。
我对于自己的选择非常坚定,决定把自己名下的45家客户,全部释放给团队成员,让他们来继续跟进。还是依据好的制度简单有效的原则,把45家客户根据2008年的实际成交总额,明码标价,团队中竞拍,竞拍者2009年的指标=2009年原指标+竞拍所得客户2008年成交总额。
比如A销售选择了a客户,A销售2009年指标是80万,a客户2008年实际成交总额是8万,那么A销售2009年指标调整为88万。
这个方式给了团队成员自主权,可以自愿选择跟进我名下的客户,资源是对所有人开放的,规则也是一致的,最后的结果是大家在嘻嘻哈哈、议论纷纷中,客户一抢而空。
2008年也是团队第一次盈利,有7.5万的净利润,我也因为100%完成团队业绩,有机会获得年终管理奖金。但从2005年带上这个团队,到2008年实现第一次盈利,这一路走得有点久,公司也真的花了不少钱孵化了这个团队。所以我和老板说:
“之前亏了太多钱了,今年也就赚了一点点,我还是不拿管理奖金了。”
“蛋糕小怎么分都是少的,我们要一起努力把蛋糕做大,那才有意思。”
2009年公司结算管理奖金时,财务团队告诉我:
“195万中有20万+,来自于跨部门合作的收入,不纳入奖金计提基数。”
我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而且这个解释对奖金计提影响巨大。当时的公司管理奖金制度中明确表示:
“80%-100%团队完成率按照1%计提奖金,100%及以上团队完成率按照2%计提奖金。”
这个说法,意味着我的完成率是低于100%的,奖金要少了一半多。虽然当时的我本来就觉得,亏本了多年拿管理奖金,受之有愧,所以也就没计较这事,最后还是按照1%计提。但对于“奖金制度解释权归公司”,我却上了心,从此以后任何制度出台,都会认真研究。因为这样的操作,对员工伤害实在是太大了,要避免只能先小人后君子,反复和公司确认清楚,团队自此少了很多伤筋动骨的沟通。
做管理这么多年,我反复和管理者以及BP说:
“如果公司宣布一些制度和做法出来,你自己都觉得不舒服的,就要避免向下传递,要向上沟通,向上做工作。员工无小事,面对全体员工的,更是大事,要慎之又慎。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有些事情看上去公司赢了,实际上把员工伤得一塌糊涂,离心离德,短期受益,长期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