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课堂是成功的,深夜还赶了一篇日记来记录。
今早读给同学们听,他们也许听得半懂不懂的,但羡慕那些被谢老师记进日记里的同学是非常肯定的。
我昨夜因为写日记,因为备新课,熬到很晚,加上凌晨四点多老鼠又来捣乱,所以睡眠严重不足。幸而上午我没有课,仅仅改了试卷和家庭作业,中午没有午自习,班级交给纯宇老师就放放心心地回宿舍睡了一觉。下午上课我的状态非常好,精神饱满,富有激情。
今日授课《17记金华的双龙洞》,现在正式回顾课堂流程:
1,课前抽查16课背诵情况,结果十分不如人意,连各组的1号同学都不能顺利背诵。
2,检查昨天听写更正的情况,大部分同学按要求更正好了。没有更正的是:王品,付快乐,黄子程,毛宇勋,罗锦扬。一看,就是那些平时学习不自觉的孩子,更正听写于他们而言就不是一项作业。必须严惩!勒令他们立刻改正。(他们就是怕老师来真格的,这样一逼还不就马上改好了?尤其是王品,似乎要要挽回在谢老师心目中的良好形象,改好作业后讨好似的给我看。可见,他们也都是些好孩子。)
3,听写第16课生字,外加了一句话。我心里一直想让同学们练习听写文章,只是一直没有实践,以后要试着练习。
4,课前独学。昨天下午放学前二十分钟,他们已经进行了预习,但回家心切的他们没有认真对待,全班能够比较详细地做预习笔记只有几个人,如王雅琴、贺凌轩。大部分孩子只做了生字的拼音和组词,标了个段序。因此,同学们的学习自主性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在后来的学习活动中,我看到罗锦扬在认真地抄笔记。
明天上课前还要再次检查他们的课前笔记。能省事,我为什么不省事?学生能通过翻阅工具书解决问题,我又何必多讲?应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嘛。事实上,学生课前进行了预习,课堂的投入程度更高,他们很愿意展示自己的所学。
5,板对同步。
第一轮:读课文,生字词学习。
我用之前的方法,先让学生自由读两次课文,接着我给孩子们示范读一次。为了提高学生认真的程度,我让他们听我读得对不对,并思考作者写了哪里的景物。当然后面的问题出现在导学案的新知探究部分,是一个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问题。我读完后,没有直接解决第二个问题。接着就是分组展示朗读,这个环节我认为可以锻炼学生的小组合作精神,不合作是读不齐的。中间指出了他们朗读中出现的几个词的读音问题:独个儿,似的。
朗读环节结束,就是生字词的读写问题。当然首先学生“练――晒――展”。我再指出易错的字的写法以及左右结构的汉字书写的问题。
第二轮,新知探究――理解课文的问题。
本次新知探究,导学案中提出三个问题:
一,理清作者游双龙洞的顺序,再把路线图补充完整。
二,外洞有什么特点,用横线标出课文中体现外洞特点的语句;
内洞有什么特点,用波浪线标出课文中体现外洞特点的语句。
三,作者是怎样把空隙的狭小与自己的感受写清楚的。
综合提升:
一般游记类文章要很快到达目的地,为什么这篇文章要花三个自然段来写路上的见闻呢?
一开始我读了文本以后,认为就只要一,三问题就能搞定全篇,这也是课文后面的习题。后来教学中才真正领会导学案设计者的良苦用心。因此今天的教学中,我除了综合提升部分,其余三个问题都应用在教学中。
在这轮“练晒展”中,我走近各个小组,要求讲解者能把游览路线图和相应的段落联系起来。这样就不至于为了讲解题目而讲解题目,就有了拓展。
今天我也很注重小组积分的运用,时刻评价,加减分到位。孩子们的表现令人感动,谢老师没有刻意强调秩序的情况下,孩子们却能好好遵守秩序,认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例如,第三组的苏楚元、刘心语和王嘉俊等同学对学,我特意走近去听他们的对话,果然是在讨论问题。小展结束后,又是第三组率先完成任务,回到座位安静等待。我忍不住为孩子的自觉表现拍照留念。不知道是哪个小组起的头,小展回位后有小组开始读书,后来全班都读起书来。我非常感动,不禁流下泪来。哈哈,这是幸福的泪,这是希望的泪。
大展中,我们聚焦的是第五组。玉书、瀚远和欣怡上台做了讲解。我原计划以作者的游览顺序图做一个鱼骨图,但后来发现仅仅让学生说出相应的段落就可以了。在后面的第二题的讲解中,孩子们能够读课文,找关键语句,提炼出景物的特点。
再到第三题,需要我们逐句理解和分析才能得出作者是如何写出“空隙的狭小”,以及作者是怎样写出自己的感受的。
最后的综合提升我把题目内容改了,解释说不能把第一自然段当做是写路上见闻的内容。接着再找路上见闻的写法,这是孩子们很熟悉的,他们很会发现:代表性的景物的罗列,总分总的构段形式,颜色词的运用……
最后拓展:文章的线索――溪流,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
今天的课堂我感觉很成功。我爱课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