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3.6《运动的小车》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内容比较简单,现象也是生活常见的,但是把运动和能量联系起来学生还没有过概念,教学后发现几个问题:

1.学生最后是直接觉得物体运动起来就有能量了而不是从现象中判断。

2.学生认为挥动的橡皮槌、运动的子弹等没有能量,是挥动的人和枪具有能量,然后能量传递给了它们让他们运动起来,用的力越大,具有的能量就越大,然后速度越快;在撞击实验中,学生同样认为坡度大,小车具有的能量大,所以才会速度快,推木块滑行的距离远,没有很好的把是因为速度越快具有的能量越大这一点的逻辑理清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又展示相同坡度下,不同速度的小车撞击木块滑行的情况,这样对比之后他们能够理解是速度是因,而能量大是果。

3、实验数据会出现很大误差,比如第一次和第二、三次差别较大,或者最后一次和前两次差别较大,我会带着学生去分析,有的接受这种误差直接计算平均值,有的会说某一次误差太大,影响结果,这个时候我会让他们再做一次实验,然后判断哪个数据误差最大可以舍去,最后计算平均值。           

4、最后结合实际生活,讨论高速路限速问题、高速路交通事故和普通道路交通事故严重程度不同的原因、课间快速奔跑的能量分析等问题,让学生将运动与能量联系起来进行应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