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3

0703读书笔记——时隔半年后重读《左手阅读右手写作》〈Day 3〉


01


茅盾先生曾经说过:“作家人人可作,但第一是要生活丰富,第二是要苦心学习,虚心实干,光凭“才气”是会跌跤的。”


我相信咱们读写营里有好多文学爱好者和自媒体博主,他们都非常有才气!


但才气只是某种程度上“老天赏脸”的表现而已,若想出类拔萃就离不开全神贯注地学习了。


为了进一步提升阅读和写作水平,我们相聚于此一起学习、一起抓住这难得的成长机会。


今天是我们共同阅读的第三天,共读的内容是《第三章——写作认知力:学会写作再写作》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认为写作就是一个码字的过程,其实这样想太片面了。


在书中,笑薇老师给我们分析——写作不仅仅是码字,而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思考的成熟,写起来才会得心应手。


而思考力是一种系统的能力,是需要去刻意练习的。如何练习,老师在书中阐述的非常清楚。


02


“我在提笔写之前,总要给自己提出三个问题:我想写什么,如何写,以及怎么写。”

——高尔基如是说。


这也启发我们,写作是一项思路清晰的系统工程,一定不可马虎。


正如笑薇老师在书中提到的一样:


【1】点就是文章的主题,线是文章的脉络,面是文章的整体,包括素材、开头、结尾、结构等很多方面。


尤其是书中值得提醒大家的是:


①、主题不明确,文章写的再卖力,别人也看不懂。


②、脉络不清晰读起来没有层次感,会大大降低读者的阅读欲望。读完读者会一头雾水。


③、而文章的整体是基于主题鲜明,脉络清晰基础上的填充和完善。


可以说,三者相辅相成,不说一荣俱荣,但是一定是一损俱损。


【2】书中谈到,主题思考随时都可以,你可以在起床后,在饭后,在睡前,在散步时,总之不用坐在那里冥思苦想。


关于这点,我相信大家都有很真切的体会。


我非常赞同笑薇老师说的——


不管是写文章还是读文章,想找出主题,最好用发散思维把想到的点都写出来,不少于十个。


找的过程中不要计较合不合理,列出来之后,自己再进行筛选,选出自己最感兴趣的点。


比如看完一本书或一部剧,你可以从剧情切入,联系目前人们的聚焦点来选主题。


可以是从:爱情、婚姻、友情、亲情、原生家庭、个人认知、个人奋斗、职场、美食、旅游攻略等等方面来寻找主题。


【3】确定了文章的主题 ,就要梳理出写作思路。


笑薇老师告诉我们,写作思路可利用写大纲或者画思维导图,这两种方法都很适用。


我这两方法都曾用过,只要多用几次就熟练了。


书中提到:写大纲包括主题观点、分论点、案例、开头结尾,根据这些进行整合优化。


画思维导图和纯文字相比更直观,在画的时候主要记录关键点或者关键词,不要太具体。


要时刻记住:自己是写作者不是打字员,思考之后,厚积薄发。


这点让我觉得非常重要。


毕竟,写作是一项高水平的创作活动,需要体力和脑力同时运作;


而我们平时听过的“码字”,从某种意义上可理解为,文字和段落的搬运工作而已,并无创造的成分。


03


“想做什么就去做,只要迈出第一步,就是在成功的路上了。”


这是最近比较火的电视剧《玫瑰的故事》里一句颇鼓舞人心的话语。


电视剧《玫瑰的故事》的主人公之一的玫瑰是学艺术的。


受情伤后考研却选择了心理学,后来她又拿了教师证、又去学开飞机。


有网友说,她身上好像装了火箭一样,勇往直前冲冲冲都不觉得累。


但她之所以能每次成功,关键是她想做什么就马上去做。


人生常会面临很多选择和挑战,想要有所进步,就要做出改变。


改变的第一步就要敢于尝试、突破自我。


联系当下,我们来到笑薇老师的6天读写探索营,也是在阅读和写作上敢于尝试、突破自我。


那么,我们不必担心太多、想太多问题——


记得每天都要花时间至少1小时出来,然后全身心投入读和写就对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