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接触HMW是在三节课的产品经理课程,这次是开课吧,看来这个方法在产品经理们的世界里是通用的方法。
HMW和六顶思考帽有点像,就是通过不同纬度穷尽解决方案,不过六顶思考帽更适合用于头脑风暴开会,HMW更适合找到合适的产品方案。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怎么通过HMW的方法来找到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方案。
一、什么是HMW
HMW,全称“How Might We”,即“我们可以怎样”,其中:
How:表示我们假设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只是我们尚不知道如何解决;
Might:暗示现在讨论的想法不用太完美,支出大概有哪些方向即可,问题有无数的解法,我们可以有很宽广的创造空间;
We:强调团队的重要性,不是单一成员的努力就可以解决问题,是需要整个团队的力量才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二、使用HMW的流程
1、问题:明确用户场景问题
大师级的人物都有一个共同点,目标明确,明确问题。当遇到问题时,大师们通常都会先定义清楚问题。
提问题有三个标准:
第一、聚焦且开放。聚焦就是不提大而空的问题,因为我们要通过产品解决问题,是有能力边界的。开放就是对方可以开放地回答,而不是被你的问题限定在yes or no。正面例子:怎么提升宣传海报的用户转发率?反面例子:怎么做用户增长?
第二、明确用户、场景、问题。用户、场景、问题是标准需求描述方式,谁在什么情况遇到什么问题?正面例子:科技园上班的人在下班高峰期怎么能快速打到车?
第三、要注意客观描述问题,而不是猜测。正面例子:用户购物后评论率低于10%(白描事实)。反面例子:用户不愿意写评论。你怎么知道用户不愿意?就像我团队有人经常跟我反馈,某某人不愿意配合,某某销售不愿意转发。
正确提问后,还要明确问题带来的价值。
问题1“怎么提升宣传海报的用户转发率?”的产品价值、目的是提高产品曝光度。
问题2“科技园上班的人在下班高峰期怎么能快速打到车?”的产品价值、目的是解决用户高峰期打车的效率。
当然,并不是所有问题都值得解决,毕竟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
2、手段:HMW分解问题
第一、积极。给用户好处、给用户方便、让体验有趣。其中给用户好处要做到“有好处”和“用户知道有好处”两个层面,比如上面说的用户不愿意的问题,往往是用户“不知道有好处”的问题。
第二、转移。也就是交由第三方来解决,比如交给系统,比如交给kol,比如交给第三方渠道等等。
第三、否定。让用户不得不、不做这个也可以完成。怎么让用户不得不评价?或者用户不用自己准备评价内容也能完成评价?
第四、拆解。没问题的用户都做了/没做什么?有问题的用户都做了/没做什么?多维度分析、对比,还要针对问题的整个步骤进行分解。比如有评价的用户在评价前做了什么,评价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评价后又得到了什么?
3、方案:发散思维头脑风暴
就是积极、转移、否定、拆解都发现不了的解决方案,在这就可以脑洞大开,随意发挥。
这个过程一定不要自我限制,尽可能多的进行列举,甚至不要考虑技术实现问题,尽快大胆放开想。
4、优先级:分类排序
通过前面的步骤,需求基本就出来了。接下来怎么定需求实现的优先级呢?可以通过ICE方法。Impact是影响范围,Confidence是自信程度,Ease是实现难易。
影响范围:这个功能上线后有多少用户可以感受到和使用到,范围从小到大1~5分。
自信程度:这个功能上线后对目标达成的效果的预测,预测是基于单个用户的,而不是整体用户,因为前面的影响范围已经考虑到整体用户了,这个维度咱们就只考虑对于单个用户,能否实现。信心从低到高1~5分。
实现难度:评估功能的综合实现难度,包括开发成本,成本从高到低1~5分。
根据三个维度的打分,最后加总,总分高的优先级高,同分的,看实现难度哪个更低就哪个优先。通过这样的方式就能把优先级排出来了。
5、mvp:流程与原型设计。这一步就是实操了,这里不展开。
6、复盘。最后就是复盘自己的问题抓得准不准,ICE的评估靠不靠谱。因为ICE的打分是主观的,所以通过复盘不断提升自己的准确度。
三、需求管理
1、需求挖掘
需要挖掘的方法有很多维度,来自于公司的——业务方向、运营数据,来自于外部的——调研报告、竞品分析,来自于用户的——用户访谈、用户反馈、调查问卷、社交平台。其中来自于用户的需求是最直接的。
2、需求匹配
需求匹配解决要不要做的问题,知彼——需求挖掘,知己——需求匹配,需求即便确定存在,匹配的过程要确定是否在这个产品做、做到什么程度、什么时间做,做成什么形态。
这里有个根据产品阶段要做的核心事项,
初创——市场验证,mvp;
MVP验证完成——小幅投放;
跑马圈地——关键节点资源积累;
大幅扩张——增长获客,不计较亏损;
高度竞争——坚壁清野;
扩大收入——增加收入点、提高付费率;
衰退期——降低成本、寻找新的业务。
明白产品不同阶段的不同重点,你才能和老板同频,你也能理解不是老板总在变而是产品在不同阶段。
四、需求收集的方法和原则
最关键,记住一句话:大禹治水,堵不如疏。聪明的产品经理不会说,你这个需求不接,他只会说,真棒,我已经放在我的需求池里了。
五、总结
产品的解决方案来自于用户的需求,问出一个正确的问题,通过HMW找到产品方案,再通过ICE排出优先级。
你提一个好问题,我给你多种好方案。
重新学习产品思维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