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性情往往是成败的关键——自知者强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书思考12


有人做事,需要先有一个详细的计划,先经过周密的通盘思考之后才能动手。但也有人一开始就做,最多只要先拟订几个粗枝大叶的要点。

有人做事要靠人催逼,但也有人凡事都心急,没有到期就先交卷了。


每个人的工作能力和习惯,无所谓好坏,却大都反映一个人的个性,反映他对客观世界和对他自己的认识。


而人们讨论一个人的长处和短处时,通常想到的是一门学问的知识,或一种艺术才能,但是,人的性情才往往是事情成败的关键。


有效的管理者会顺应自己的个性特点,不会勉强自己。


如老子所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能了解认识别人,叫做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才算聪明。


成年人一般都能了解自己的性情。我们要求有效,就要以了解自己能做些什么为基础,然后以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做下去,配合自己的习惯而行动。


了解自己的性情,解决自己的情绪和态度问题之后,还要敢于从实践中获得改进。比如,观察我们的下属或上司,多问“此人能做些什么”,而不必问“此人不能做些什么”,最后我们就能养成重视人之所长及善用人之所长的态度。久而久之,我们也能以同样的问题来问自己。


如此,即能够充分顺应每个人的个性性情,将特别的事交给特别的人去做,用人所长,充分运用每一个人的才干。每个人都做自己最擅长的事,那么这个组织和个人将更有绩效和成就。

否则,如老子所说,

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代替高明的木匠去砍木头的人,哪有不伤到自己手指头的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