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开始做产品经理的初衷是什么?又是什么让你决定放弃这一行当了?作为工程成本岗准备转行入职的新人来说,各位前辈的心路历程特别重要,在此先行感谢各位了!
如果你未来不是要做老板,就不要做产品经理。
不知道国外的如何。我只讲我国内的经验。众所周知,此职位无权力但责任最大化。
这意味着你其实需要出卖两套方案:一套功能系统上的,不必多说也就是产品设计;另一套价值体系上的,用于没有权力却要推动整个团队的进度。后一套就是传说中的影响力,职场做人。也是最宝贵的东西。
第一套,根据你的多练多积累,慢慢会没有难度,成熟练工;
第二套,根据你的智识(知识)成熟度,会越来越有问题。
从产品线及公司利益角度,需要你与公司的价值体系一致,考虑公司的利润、成本等,形成方案。这个成本里一定也包含了你本人作为一个打工人的成本。而公司的角度就是压榨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在国内极大的体现在人力成本的压榨上,例如工期、进度、加班、裁员。所以你会因为你的工种,跳脱出自己的地位进行思考和输出,输出给老板,也输出给其他成本(打工人)。对,建立一套如何剥削现在的自己的体系。因为你不在权力位置。
职位越高对于这个套体系的严谨程度要求就会越高,考察你的体系是否对上可以忽悠的住,对团队是否可以洗脑。难度在于,你的职位高了,对应的上级和同事素质的相应提高。这套体系的建立会占据你所有的精力,它需要经历所有人的质疑,还需要经历在大小实践中的考验。
要命的是你在这个过程中也渐渐学习到了建立自己的价值体系,这是老板最不想让员工拥有的东西。如何实现你做为一个员工的利益最大化。那么,为了自己精神世界的生存质量,你还需要保持自己的一套价值系统,因为资本的价值体系和导向你一清二楚,那是不可能与个人的价值系统一致的。而此时的这套,对于老板来说,是人力成本损失最大化的价值体系。公司没有人性,只需要利润;而人,想要有个人样儿,需要很多;你需要好好隐藏这一套。
曾经我想找到里面的交集,放心投入精力,但是职位高了以后,很难。你很难长久的保持两套都站得住脚的体系。精确的说,你的大脑没有精力去保持两套需要实时update的体系的运行,你会被自身的冲突折磨。你会发现技术工种的单纯,他们只需要忍受不被当人看,他们不用出卖价值观,同时,他们有职位边界,不需对全局负责。
为了逃避痛苦你会忘掉自己,因为思考自身对于挣钱毫无用处。
于是每次都投入到工作的心流中,老板高兴你也高兴。
然而你也会在多年后突然又想起被自己忘掉的这个事实,痛苦不已。面对着自己多年被企业驯化的打工人价值观,痛苦不已。
奉劝不想做老板,只是想打工混份工资的人不要做这行。我很想做老板。
以上是关于价值观的,有点儿形而上。下面说点儿接地气的。
时间成本的赔率
由于工作性质,不管任何环节的同事对产品产生了疑问,都与你有关。所以如果你足够敬业,需要脑子一直在线,迎接时不时的咨询。不太可以有工作模块退出释放大脑内存的时间,例如喝醉。但所有人都会觉得问一嘴怎么了也不耽误你的事,碎片的咨询根本不算是工作时间。即使是研发也会选择性的不懂实时服务的运行原理。时间无形的被延长很多,工作之外也在不停的思考,时间成本大亏特亏。
你必须活在烦恼源头里
由于工作性质,你得学点心理学,哲学,理解人性。你会发现这两门学说不约而同的告诉你,“在意别人的看法和评价是人类烦恼的源头”。不幸的,你必须活在烦恼源头里。产品经理要搜集所有人的看法(对你负责的产品的不满和指点),并且要理解并分析这些看法的合理性,找到看法背后的需求。听起来挺有逼格的,只有你自己知道,你需要无数次与被否定的情绪对抗和解忍耐,最后才表现为一个理性而专业的工作者。很多产品经理为了让别人闭嘴变成了人人讨厌的拽b,其实是因为这样会减少很多别人的“看法”,减少自己的工作量,他们会转化成在你背后骂你等等,那就是工作范围之外了。一个产品的大获成功是靠运气并且发生概率很低,但一个产品经理是否绩效OK却是依赖口碑,俗称:别人的评价。你必须在意用户的评价,深度在意,做表搜集,做满意度调查,甚至得发奖品鼓励,然后再面对这一切。你在人类烦恼的源头里深耕。
专业知识的需求无边界
陪销售见客户,配合销售讲解,给销售培训,做ppt,为客户解答疑问;给市场运营推广出产品介绍文案,设计推广宣传的页面,关注数据;给前端讲解功能及体验交互,你得懂点儿前端;给后端讲流程逻辑存库,你得懂点架构和数据库;涉及到算法的,你当然还要懂些模型的训练逻辑和应用效果;给测试做验收,就是人家测完,你得再测一遍;给运维配合出方案,因为你得算服务器成本;给老板的...懒得讲了。冷眼看那个忙的团团转的自己,感觉真是......wtf。其实全都懂得有限,但是谁又能全部都懂呢,懂多少才算是懂呢,没有答案,这个职位的定义是你都需要懂一些,没人说得清要懂多少,同类模糊的问题,例如你的老板对你的专业懂多少。
懂得越多觉得自己越无知。但深挖这些知识也并非你的工作职责。那么承受这种挫败感也变成了家常便饭。
想起有人采访马斯克上海工厂里的员工,员工直言不讳的说马斯克啥都不懂。哈哈,但那都不算什么。让马斯克在采访中哽咽的,是他钦佩的前辈们的否定与嘲讽。强悍如Musk,又如何?但他是老板。旧时代的产品经理之王是乔布斯,新时代之王是Musk。
至此以上所说的3部分,其实不会让人放弃,有时还会让人上瘾。
所有人都找你,会让你产生所有人都需要你的美妙幻觉;
那些让你觉得自己被贬低到地底的幻觉,随着产品的爆发,如果你有幸遇到的话,也会带给你被高高抛到云霄,其他人都伏低做小的幻觉。上天入地,你想想;
但你依然是个拿死工资的打工仔,偶尔有奖金。这一切跟金钱挂不上太大的钩,能挂上大钩的,一般都上新闻了,之所以上新闻,那是因为那种事是新闻。
你只会有一些不过分的存款,有时你会不小心知道那些天天对你卑躬屈膝的销售远远高于你的薪资。那你又能如何?毕竟产品经理底薪不低,旱涝保收。
一些令人迷之自信的成就感,一些打怪升级的幻像,一些开拓游戏地图的梦,一些所谓认知提升的爽感,一些别无选择的无奈,一路带你飞奔而下。
然而让我觉得应该放弃的时候是自媒体时代的到来。
发现自己一场空
自媒体时代来了,产品经理怎么会不调研,职业习惯形成了挡都挡不住,调研完了发现,自己无法单独做任何事。
沉浸在工作的“心流”里多年,没有沉淀下任何单打独斗的技能。没有团队,你无法创造任何东西。多年来自诩是份创造性的工作,富有创造性思维,但你创造不出任何商品。双手空空,毫不夸张。
我甚至觉得努力是骗局,因为真的有努力N年一场空的职业。你会突然理解什么叫做如梦似幻如泡影。大部分所谓的产品经理所在的产业并没有发展成成熟的产业链。做为一个职业,中国第一批产品经理仍然还没有到完整链条完成的年纪。
想到这里,你的大脑就会发生一种现象:尽管什么都没发生,却发生了巨大的失落。你会理解为何办公室又喧闹又寂静。工作还是老样子,但职业的一部分却已坍缩。物理世界真的好,“一旦被观测到,某些东西就坍缩了”,当我看到这个概念时,我觉得太爽了。它描述了我的语言系统里无法描述的心情。
但怎么办呢?哦,还是那句话,骗你入行的那句话,你可以去做老板啊。^_^
你跃跃欲试做老板?哈哈,你会发现,你甚至没有攒够门槛儿的钱,甚至还有负债。哈哈哈哈,荒谬感呼之欲出,你告诉自己,是时候该去读一读加缪了。
絮叨的有些多,不管怎样,没有答案。重来一遍是否会选择这个职业?不一定,开了挂的眼光去最初的时光里看,也许每个职业都有它的坍缩之处。而我,也早晚会迎来一切成空的感觉,一直觉得自己拥有自由意识,却不自觉中成了意识的囚徒。这一切难以预料,也挺有意思。
唯一的定论是,人生有终极答案。
那么,尽情玩耍吧,反正人生到头也是一场空。
那么,一个职业的定义是否越走越无解,也并不重要了。
补充:自己为了梳理内心的想法写了以上这些,虽然坦诚但却消极,提出了问题却没有答案,希望没有给各位带来负面影响。如果有帮老鸟说出心中感受让你感觉没那么孤独,抑或帮助新人在工作里有所思考和规避,也算略微没那么废。结尾落空是因为我也在探索是否有更好的答案,当我想到的那一天会补充在这里,做为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