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
摊友们送我一称号,劳模。因为不论在哪个场我永远是话最少的那个,除了在工作,就是做产品。再然后就是安静地听她们说话,各种八卦,在我这里是终点,但有意思的是,这并不影响他们给我分享,甚至他们更愿意给我分享。他们的烦恼,哪个摊主的八卦,自己的梦想,愿望,故事等等。我听得一脑故事,后来我想,嘿,写作素材都不愁了。
年轻时话总是跑在思想前面,生怕没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完整。慢慢年纪渐长,明白一件事,老祖宗说事以密成,语以泄败。真正要做的事,连神明都不要讲!安静的做,成功了再说。真正成大事的人一定口风很严。
他们擅长两件事人:藏锋、藏拙!
大学最喜欢看的是辩论赛,总为那些赛手的口才惊艳。岁月渐长忽然发现,你争啥呀,辩赢了一时,也许丢失了友情,亲亲甚至更多的。
人与人之间,话不投机半句多。三观不合不相为谋。懂你的人,不需要解释;不懂你的人,用不着解释。更何况,言多必失。
现在很少聊天,一来老朋友都不在身边,二来除了公众新闻的八卦,他人的事非皆是因果,不聊也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劫要渡,无论是谁。允许自己做自己,允许别人做别人。
少点共情,淡然相交就好。每个人的悲喜各不相同,没谁应该接受你的负面情绪,当然如果有人对你输出,那么离开就好,别圣母心,树洞当久了,影响健康。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本就是没有交集的人生。既然没有参与别人的恩施。又何必评头论足指指点点呢。
学会聆听,少妄言。经营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已是不易。别人的家务事少参和,有个笑话,有个人认为自己特别不幸,一心求死,从十楼一跃而下时,看尽了那些貌似幸福的邻居们一地鸡毛的日子,后悔吗?当然后悔吧,幸福是对比出来的,可惜没后悔药了。
不聊家务事,成年人更应懂得在“真诚”与“边界感”之间保持平衡。
一个人,能把到嘴边的话咽回去,是成熟。能把该说的话说出来,是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