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盔的味道/献给姑姑
图/文/石丰
老家村后,有一条通往小姑家的乡间小路。小路上,时常遇到寻找食物的野兔和咬得正欢的田鼠。
小路周围,野草丛生,野花绽放。两边成片的小麦开始扬花,麦穗上攀爬着聚精会神的金龟子,萤火虫,七星瓢虫等。
在麦田上面,燕子们一前一后,上下翻飞,在我和表哥的眼前,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迅速消失得无影无踪。
花蝴蝶们也招摇着和煦的春风,一左一右,相互追逐,和远处树上的斑鸠发出的鸣叫声一起,唱响出老家夏季一派丰收的景象。
记得7、8岁时,我和表哥沿着这条小路,今天表哥来我家玩玩,明天我去表哥家耍耍,经常你来我往,我迎他送,自由自在,结伴而行。
有一次,刚进小姑的家门,满院子飘荡着麦香的味道。正午时分,小姑正在厨房做饭和烙着锅盔。
那时,年幼无知,和表哥只顾玩耍,捉迷藏,打包米,打麻雀,上高沿低,好不热闹。所以,也给小姑帮不了啥忙,扫个院落,摇个辘轳,打个井水,或者说,只要给小姑不添麻烦,不帮倒忙,她就很高兴了。
姑姑的锅盔,发面制作,薄厚适中,特别是火色控制得非常到位,无论是口感或者面的软硬程度,均体现出姑姑烙馍的高超厨艺和独到经验。
为此,我曾问过小姑,同样的麦面,同样的水土,同样的铁锅,同样的做法,小姑烙出的锅盔,为什么比我母亲烙出的锅盔更加好吃,更加香窜?
小姑说:要烙好锅盔,面要发好,入锅后,不能着急,需要文火,需要耐心,锅盔只要烤到位,一般都没问题。
我将小姑烙馍的秘诀转告母亲,母亲解释说,方法是一方面,主要是你姑的锅盔,用纯小麦面粉制作,锅盔的味道自然很香,咱家由于细粮短缺,烙锅盔时加有不少玉米杂粮,是主要原因。母亲这么一说,我也明白了其中的原由。
小姑的韭菜合子,菜油包子,油花卷卷,手擀凉面,至今让人垂涎三尺,让我难以忘怀,也成为吃货的童年时光,一段舔盘子舔碗的美好记忆。
小姑,今年78岁,儿孙满堂,晚年幸福。今天,和小姑聊天中得知,她平时吃饭和休息很是规律。同时,我祝福并告诉小姑,身体为天,心情舒畅,适当运动,方可健康长寿。
石丰/2018/3/4于老家
【石丰简介】陕西华夏文化促进会副会长,《时代人物》杂志社主笔,独立艺术家,自由撰稿人,资深设计师。2018年荣登《时代人物》封面首刊报道。67年生于陕西,现居西安;自幼习画,年少时即有作品发表于杂志和报端。曾从事多媒体和互联网等相关设计工作,艺术跨界和艺术门类涉猎广泛,现从事当代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秉持魔幻解构主义和几何主义相结合的艺术风格和绘画理念,以艺术的方式和角度,揭示人性本质,消解事物表象,解构现实生活,做有灵魂和有信仰的艺术。
《时代人物》是中国第一本与美国【时代】周刊具有天然姻缘的大型时政综合类期刊。坚持以“全球视野、中国高度”为标杆,团结全球学界、文化界、思想精英,深入时代的各个方面,梳理海量信息,用朴实、深刻的表述为您提供最具价值的思想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