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省
有很久没去见老师了,最近因为孩子不回寝室睡午觉的事,弄得老师和孩子都不开心,所以昨晚约老师见面,见面谈了四件事:
一、孩子回寝室睡午觉的事:老师说,学校管的严,私立学校只要孩子出了问题,就是班主任担责任,所以她很担心,很害怕孩子们出事,她担不起责,要按照学校的规定来。我理解老师的初心,是希望每个孩子都平平安安的。我说:老师,我很理解您,您的责任重大,希望孩子们都平平安安的。可是我孩子从小就睡午觉,之前在公立学校,也没回寝室睡觉,所以,需要老师帮帮忙,看看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孩子的午睡问题,又不让老师为难。最后,班主任老师说:他可以回寝室午睡,也可以去老师办公室,但就是不能在教室,不要让学校主任发现就行,同时他要注意安全。我们经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孩子可以去老师办公室休息,但还是尽力引导他回寝室午睡。(以子人格和老师交流,理解老师的难处)
二、双圈理论的运用:解决了老师当众接孩子短的问题,注意力应该放在提升咱孩子抗挫力上
(缓冲性语言技术做铺垫)老师,我有两件事想和您聊聊,但是,不知道您是否愿意,这事有可能会让您不舒服,我本不想谈的,可是孩子已经有两次因为这样对待他的方式,他就受不了,不来上学了,所以,我想和您聊聊,但是,我又不在现场,不清楚状况,孩子给我说了,但我想听听老师的说法。老师说:您直接给我说,不用客气的,咱们互相交流,了解孩子,一起协助他成长。我说:老师,开学后一个月的时候,您给同学们说,如果你们不写作业,就像杨某某学习,写一封诀别信来,再找家长来说,就可以不写作业了。老师说:谁告诉他的?我是在班上说过的这事,以前没有学生不写作业,自从他开始不写作业,其他同学也就跟着不写作业了,可是,没当着他的面说,再说了,他写诀别信,这也是事实,班上同学都知道的。我说:老师,实在对不起!我给您道歉,孩子的行为给您增加了负担,孩子做的不对的地方,我给您道个歉!可是,我作为妈妈,也没有什么本事,就是非常的担心,您这样做,会让孩子很难受的,万一他哪天真的不上学了,咋办?再说了,他写诀别信这事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公开的秘密不等于秘密的公开,大家都知道的事只要没人去证实和强化,对当事人来说就没有多大的伤害,如果有权威的人去把秘密公开并强化后,会对当事人有很大的伤害。老师说:我觉得这没毛病呀,也没有当着他的面说,你去问问他,是谁给他说的?我说:老师,谁说的不重要了,只是咱们以后不这样说了就行。您说清楚了,我也听明白了,孩子因为这事难过,不上学,您是咱看待的呢?老师说:那我以后说话得注意点了,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另外又说了一件事,我说:老师,还有另外一件事:这学期半期考试成绩出来后,您当着同学的面说:让王某某努力学习,超过孩子,孩子经常请假。可孩子听了心里很难受,他心痛得很。我不在现场,不清楚情况,老师,有冒犯的地方请谅解,我本不想说的,可是我们需要老师的帮助,我把孩子的一些情况反馈给您,这样有利于您了解孩子,为您的工作提供一些帮助。老师说:是的,我是这样说的,就是让王某某努力学习超过他,他经常请假,一定能超过他的。一直以来不都是这样教的吗?只要成绩出来,就让后面的同学努力超过前面的。我说:老师,您说清楚了,我也听明白了,您是咋看待这件事的?老师说:这挺正常呀,就是让后面超过前面的,大家互相竞争呀。我说:老师,这本没毛病,可孩子确实是经常请假,孩子本就很内疚,您再这么一说,就有点“哪壶不开提哪壶”的感觉,所以孩子很难受,他不在乎谁超过他,但不能这样说他。老师说:那我今天又犯了一个错误了,他今天上课只听和说,不写,我就想让他写,就说,杨某某,你赶紧写呀,你以后适合当外交官,只顾嘴说,后面有秘书给你记。我说:老师,您的初心是好的,我们能不能只说前半句,只说具体要求和事实,不联想,可以吗?您刚才那样说的话,对于孩子来说,他觉得是在嫌弃他。当然,孩子需要提升抗挫力和抗委屈能力,我们目前正在朝这个方面努力,现在请老师帮帮忙,包容一下他。老师又说:那平时他说,老师,我可以休息一天吗?我答应他可以,但是,你不要给我搞出事来。那又没说对了?我说:老师,咱们只说具体要求和事实就行,谢谢老师理解!
三、鲜明提出自己的期待和想法,和老师达成一致。老师说,今天给孩子找了几个同学,抱团学习,让孩子带动其他两位同学,把成绩提起来,这段时间推推他,鼓励他努努力,争取考上高中。我说:老师,孩子说他学不动了,想努力也动不起来,咱们先缓一缓,吧。老师说:看来我们还是太急了,看到他反应挺快的,学习能力也很强,所以想把他推去上高中,看来,我们太急了,我们缓一缓。我说:是的,先缓一缓吧,根据他的节奏来,先把初三的学业完成,考了中考再说吧。谢谢老师理解!
听到班主任老师说,各科老师都认为孩子学习能力挺强的,大家还在研究怎么推动他努力考上高中呢,我现在给老师说,让老师们放慢节奏,不知道我做得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