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地瓜煎饼,打开了我记忆的长河,陷入了久远的回忆。
是的,久远。得有多少年没有品尝地瓜煎饼那腻人的味道了?那带着泥土和阳光的味道,那带着妈妈汗水和辛劳的味道,那贫穷的味道,那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味道……
母亲在没有嫁给爸爸的时候,是一名小学老师,每天教学上课挣工分是她的工作也是她的长项,她不会干家务,所有女孩子会的针线、炒菜做饭烙煎饼她都不会。嫁给没有爹娘只有一小串弟弟妹妹的爸爸以后,她因为爸爸家的成分不好,取消了当教师的资格,面对贫穷的家,饿着肚子的小叔子们,母亲只好挽起袖子开始学做家务。母亲说她第一次烙煎饼的故事,是笑着说的,但其中的苦涩和尴尬只有她自己能够体会。
那天一大早,她就准备好了糊子(地瓜面加水后挤成的团,是煎饼的主要构成成分)、草、鏊子(烙煎饼的工具)等必需品,挽起袖子,准备大干一场,凭着记忆中姥姥的做法,她支起鏊子,点火,但就在这时,邻居的一位奶奶隔着墙头看到了,于是大声叫了起来:都快来看老杨家的媳妇烙煎饼了!那时的农村,没有电视没有电脑,就连个收音机都没有,谁家有个新鲜热闹事,一拥而上是常事。附近的婶子大娘一听招呼,呼啦啦全围过来了,刚过门不久的母亲一下子慌了,程序也忘了,就拼命的往鏊子底下填草,鏊子烧的通红,根本没法下手烙,于是,在婶子大娘们善意的哄笑中,母亲索性起身,烧水倒茶和她们聊了起来,最后,在她们的指导下,勉强糊弄了几张满目疮痍的大煎饼,草草了事。
吸取了教训的母亲再也不敢在白天烙煎饼了,于是,每天别人睡下之后,母亲就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反复练习,终于能烙出几张完整的煎饼了。
从那以后,母亲又学会了烙油饼,缝制衣服,从我记事的时候,就觉得母亲是天下最心灵手巧的母亲,她做的鞋子成了邻居们学习和追捧的榜样;她织的毛衣,吸引了好多年轻姑娘和小媳妇的眼球,纷纷上门取经学习;她烙的煎饼碎的越来越少,没有窟窿的越来越多,也敢和婶子大娘们一边聊天一边烙,再也不会手忙脚乱了。
那时候,家里穷,但身边富裕的人家也并不多,日子过得也还知足,但等到后来我们兄妹三个都上学了,吃的也多了,母亲肩上的任务也越来越重,父亲不在家,工资也少,一到交学费了,需要母亲低声下气去邻居家借,更难堪的是,我们都到了吃大食的年龄,煎饼明显的供不上吃的,每年到了春天,家里就面临着断粮的困境,那时候,多亏了大姨家的接济,才让我们勉强吃的上煎饼,填饱肚子。对地瓜煎饼的憎恨也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上初中的时候,我们兄妹三人都住校,每人每周需要六十个煎饼,就算母亲在家里不吃,每周也得给我们准备好一百八十个煎饼。母亲腰疼腿疼的毛病就是那时候积劳成疾落下的。地里的庄稼,家里的孩子,猪栏里的猪仔,菜园里的蔬菜,都需要她亲力亲为,用心打点,每周还得为我们准备煎饼咸菜等必需品。母亲累的脸色蜡黄,身体渐渐吃不消,有一次回家,邻居的奶奶跟我说,你母亲在家基本不做饭,就吃几个你们剩回来的破煎饼垫吧垫吧,等以后你们长大了,可不敢忘了你母亲啊!太不容易了!
那时候,特别羡慕带着麦子去镇上换麦子煎饼的同学,那麦子煎饼的香气,隔着好几个床铺都能涌进我的鼻孔,吃这种煎饼,不用咸菜也能下口啊!看着自己手里黑黑的地瓜煎饼,还有咸菜瓶子里剩下的菜汁,心里特别想也能每周吃到麦子煎饼,但就连手中的地瓜煎饼都是大姨救济的,母亲在家连个像样的煎饼都不舍的吃,我怎么敢再无中生有,让母亲伤心着急呢!
终于,我因为家里实在困难,为了不耽误哥哥们的学业,也为了让母亲少一分负担多活几年,选择了辍学打工。打工的日子里,独在异乡,那儿没有地瓜煎饼,也没有母亲的味道,但那里的馒头特别好吃,每天早晨,食堂里都会用猪肉烧海带汤,配上大白馒头,那是那片异乡给我的最深记忆,因为每次拿起馒头,想着家里还在啃着没有咸菜的煎饼的母亲,还在背着地瓜煎饼上学的哥哥们,我的眼泪就止不住流了下来,我发誓要好好工作,好好挣钱,让母亲也能吃上不用卷咸菜也很香甜的麦子煎饼。
苦尽甘来的日子里,母亲再也不用弯着腰烙煎饼,也再也不用为了生计犯愁,更不用低声下气的去亲戚邻居家借钱受尽白眼。但那份苦涩的记忆,地瓜煎饼那腻人的香甜,家徒四壁的困境,一直如深深地烙印,刻在心里,不能忘记,也不敢忘记。
再一次看到地瓜煎饼,是在马梅先老师的乡村博物馆,这份忆苦思甜的饭让我找回了久违的感觉,温暖,苦涩,但又是那么难以释怀。卷起煎饼,却没有了原来的难以下咽,居然也能品出母亲的味道。我欣喜,更多的是感动和释然,是的,人活着,要往前看,日子才会越来越好,但人活着,更不能忘本,记住那段往日时光,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让自己时时活在感恩里,不忘母亲,不忘煎饼,更不忘老家的味道。感恩您把我养育,感恩您陪我长大,更感恩您让生活变得多姿多味,五彩缤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