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的思考

开学以来,关于双减这个话题,一直很受欢迎。处于这样的大环境,自然而然的也会想很多。关于这个政策,我觉得我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最近一直在纠结双减政策下作业的布置,让我有点措手不及。给学生减负的同时,需要做哪些努力,把孩子的成绩提上去?关于提成绩,一直都是头疼的问题。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这不就意味着我课堂质量要有所提高吗?

双减之前,就感觉每节课都很紧张,总是有些知识点讲不完,讲过的孩子可能也记不住,只能靠作业再帮孩子巩固巩固。在减轻孩子负担的情况下,相应的就要减少一些作业,这让我更头大了。想了好久,只好先实践实践,是否改变一下课堂模式,会有所改变?课堂不要机械无趣的一味向学生灌输,放手让孩子们去成长,但也是有一些问题,英语作为一门比较特殊的学科,尤其是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刚接触英语。很多孩子把握不好这个度。对于新知,他们所能做到的,只能知其意,对于其音,其用,都需要花时间去讲解。也就是这些需要在课堂上不断重复,占用了好多时间。后来我又找了一个方法,让接受能力强的同学,利用课下时间去帮助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刚开始效果不错,可时间一长,问题又随之而来。现在我还一直在求解的路上,希望能找到一个好的方法,能照顾到更多的孩子。

前几天去打疫苗,和家长聊过。关于打卡的问题,家长表达了想让老师发布一下打卡任务,关于英语,有些家长真的是有心无力。很喜欢之前的模式,老师能听听孩子的发音,帮助指正一些错误,只不过是耽误了老师的时间。听了这么一番话心里有很多感受。一是感动,能理解老师的不易,老师这个职业真是不限制于时空。二是我很愧疚,我也想不到合适的解释向家长说明。希望孩子优秀,想帮助但是也有心无力。

或许,经过实践,慢慢的会有方法。或者,方法会隐性,无形之中就是方法。总而言之,无愧于心便是安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