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祺堂老师叙事第六讲——叙事疗法个案概念化、见证书信与督导
叙事是一门幸福学。
叙事外化是告诉人们:把人和问题分开,人对问题的影响力很大,人开始做些什么努力,问题可以变小或不存在,人可以成为生命的主人。
学焦点比较容易,叙事比较难,叙事是生命的哲学,操作的方法也充满艺术化。
叙事的个案概念化:
观看影片《我不怕别人的眼光》
1.用叙事读懂曾柏颖(妥瑞症:是一种儿童脑部基底核具神经生物学基础的慢性疾病,此症候群会反反复复地出现半不自主性的动作及声语上的综合抽动症)的故事,主角想被懂的是什么?
希望别人能够理解和接纳自己,接纳有妥瑞症的人,尊异求懂。他自杀到重生,父母对他的爱让他感动,到哈佛去演讲,希望自己的生命故事能帮到更多的人,也希望有困顿的人不要放弃。
2.若好好记录主角的生命故事,你会如何书写?
主角出了一本书《我生气,但我更争气》
因为不同,所以精彩。
区辨督导模式
Bernard于1979年提出区辨模式,其目的在提出督导者的训练方法、课程,由于之前的发展强调技巧(功能)的训练,但他认为,要训练督导者时,要同时强调角色即功能角色的搭配。
就目的而言,督导在于培育有能力的咨询师。
何为有能力的咨询师?
具备历程化(介入化)技巧、概念化技巧,个人化技巧。
1.历程化技巧:有能力让对话顺利开展、简述语意、反映情感、帮助个案说出内心的情感、使用非口语信息来提升沟通与互动、能有效执行介入、结束等等。
2.概念化技巧:确认主题、了解个案问题的根源/卡在哪里、辨别对个案而言是适当或不适当的目标、有能力形成介入的策略。
用叙事的视框去理解来访者,对人的理解很重要,人如何成为自己生命的主人,来访者如何去面对和解决他所遇到的问题,这样形成概念。咨询师怎么解释、形容来访者这个人,你看见的人是什么样子?有没有对人形成概念?他有什么方法、态度去面对他的困境?什么时候比较有效?什么时候不太有效?我们可以理解:来访者怎么了?来访者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怎么处理自己的问题?去理解来访者的问题及听懂他的故事,强调来访者这个人,比如:你用几个形容词去形容来访者,会用哪些词?
3.个人化技巧:对自身角色的觉察清晰否?对关系的经营如何?如:对个案的挑战、回馈的反应如何?对不同议题个案之反应如为何?(看得见与看不见的个人特质、态度、价值;人等于工具)
对叙事主角概念化
叙事对人工作,不对问题工作:人才是关注的主体。
1.有用心、努力在做的是?(特别是别人不知道的)(努力背后的渴望)
曾柏颖念社会性研究所,了解妥瑞症对社会的影响是什么?
2.没有轻言放弃的是什么?坚持的是什么?(这对主角很重要的地方是什么?)
写书,做演讲
3.特别不容易、宝贵的地方是什么?(对主角感到敬佩的地方是?)
跳脱舒适圈,敢去公开场合演讲
4.很想把生命与关系活成什么样子?
叙事实践对来谈主角的概念化
叙事疗法如何理解来谈者与其主述问题,并产生概念。
What?(理解什么?理解:人、问题,人如何面对问题)
1.人是什么?2.人为何受困?
HoW?(如何理解?)
Why?(为何要这样理解?)
叙事疗法之个案概念化
一、来谈者生命经验重点摘要
听完来谈者的经验叙说,整理成三个重点(小故事关键词)
1.曾柏颖从自杀到重生的历程
2.父母对他的爱不放弃,坚持陪伴的历程
3.高铁上的大姐姐帮他脱困的历程
(到哈佛演讲的故事等感动之处)
二、生命经验故事概念化
上述三段故事理解成一个故事,在说什么样的故事,故事名字会是?
1.问题故事轴线的概念化,抱怨(委屈、难受、生气、纠结)什么?对于主角为何受困,有一暂时性的理解。(被认为吸毒难受)
2.偏好故事轴线的概念化,渴望(期待、想要、偏好)什么?对于主角很想活成怎么样?产生理解
三、来谈者生命主体化、意义化
1.请用三个形容词形容这一位来访者:这是一位坚强、勇敢、有勇气不放弃的人(虽然他原来是一个敏感、痛苦、难受的人,可他不放弃做什么?他努力做什么?)
2.在这一段挣扎纠结的经验中,这一位生命主角深深在乎着/重视着什么价值?主角的独特智慧(在地性知识)是?
在地性知识:属于他自己经历中所总结的知识,吃一堑长一智。指他自己独特的知识,比如恋爱的困扰,他慢慢会形成一套怎么在爱里求生存,得到价值。是属于他独到的知识体系,这是他独特的内在的生命知识。有人会做服装,有人会做讲师。
3.这一位生命主角,在用心努力当一个什么样的人?
引导人看到自己的优势,发挥自己优势的人。
叙事取向的见证
叙事咨询师有时会创造一些过程,让在场的观众以非常特别的方式,为咨询师和来访者的对话扮演见证人。这些过程就是一般所知的定义仪式。这个仪式是有力量的,可协助人恢复或重新定义他们的自我认同。
受征召成为治疗师和来访者之间对话的观众,通常称为局外见证人团体,局外见证人团体是由专业同僚所组成时,有时会被称为回响团队。
他的故事触动你的是什么?对你影响的是什么?你的收获是什么?这些访谈故事可以滋养其他人的生命。
局外见证人团体的响应原则
(1)表达:找出并讨论最吸引你的部分
刚刚的访谈中,让我印象深刻/让我有所触动的是?什么抓住了你的注意力?或捕捉了你的想象?
(2)意象:描述在聆听时心里出现的意象——吸引你的那部分召唤出来的生命意象。
这样的触动画面,长得像?它可能会如何反映被访问者的价值?
(3)共鸣:让我连接到我的生命经验是?
说出为何如此受到这些表达的吸引,特别着重在你如何理解这些表达触动了你的个人经验。
(4)迁移:找出并讨论你如何因为见证这些生命故事而受到感动
准备局外见证人团体
让来访者郑重地去邀请局外见证人
叙事取向的书信
假如曾柏颖是你的来访者,你会写一封什么样的信给他?
他的坚持,他的不容易,他的努力,他的成功,他的影响,他的使命感,要写具体的细节。
文字会一直保存着,让人记得,也可以随时看一看,给人带来无穷的力量。
叙事疗法之书信结构
从你的故事中,我得到了什么启发?我的收获是?对我的影响是?
三、继续好奇提问与向来谈者学习
如果我也要去做演讲,你会对我说些什么?
叙事取向的督导
督导的定义
资深督导通常是由资深咨询师且接受过专业督导训练者对较为资浅的咨询师的介入,这种介入关系是评估性的、随时间发展的、多重目的的,其目的在提升受督者咨询师的专业能力,保证个案的福祉,作为咨询服务的把关者。
定义里的几个要素:关系、评估、时间发展、专业提升、质量监控、把关者。
叙事督导中的三个观看
1.观看来谈者的在地性
(1)移开看问题的视野,发展支线故事
(2)对来谈者的个案概念化
2.观看助人者的在地性
(1)发展偏好的助人风格
(2)叙说助人者的支线故事
3.观看哲学观与技术的整合
(1)理论与技术的整合
(2)回到叙事治疗中心的对话
(3)让哲学观领路
叙事取向督导结构(黄锦敦)
三、展开故事
(一)观看当事人的支线故事
1.你会说这段历程中,他一直不放弃或捍卫的是?
2.在他生命的这个阶段,他正在努力做什么?他的核心需要是什么?
3.若从他的眼光来看,在这个时刻,对他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二)观看助人者的支线故事
1.在这段历程中,你最喜欢自己做了什么?为什么?
2.从对方的眼光来看,这段历程中,你给出了什么是他真正需要的?
3.你会说,陪伴这个人的过程,你最在意的是什么?为什么这对你来说这么重要?
四、整理助人者的在地性知识与技能
1.在这段故事中,哪个部分的你出现时,最容易对人有好的影响?
2.从这段陪伴经验来看,什么是你与人建立连结的管道与方法?
3.回顾整个历程,在助人工作中,你坚持哪些重要的信念?
4.在陪伴的过程,你自己学到了哪些对自己很重要
五、整合
1.在继续陪伴他的过程,你最想传递什么讯息给他?(可用隐喻)
2.故事说到这,你最想让他体会到什么?为什么你觉得这对他来说是重要的?
3.整理到这,对于助人工作,你有了哪些更深刻的体会?这会如何影响你后续的助人工作?
4.说到这,你觉得自己跟叙事的哪些概念和精神,更靠近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