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9

【中原焦点团队】高六李娟丽/分享1884天2025.02.09周日/共1693场(累计709场/本周 1.2.3.4 场(咨询)

*** 读书,这件事我是认真的:晨读是一种习惯,焦点解决读书社如每天的朝阳,7:00不见不散。夜读是一种陪伴,聆听文字旋律的高级助眠。感谢相遇,感谢伙伴们相互陪伴支持,让读书的日子越来越长久,越来越美好———每天一点点收获,期待积水成渊。

读书———

《建构解决之道——焦点解决短期治疗》

如何维持是一重要阶段。

有些咨询师看到当事人有一些改变时会希望立刻加速进展,然而此时会发现当事人因觉得咨询师不够欣赏自己、要求过多,甚至自责自己的努力无法让咨询师满意,因此故意反弹而大大退步。在推进当事人有更大的改变之前,咨询师可以思考及与当事人讨论的是如何多做或多做什么能维持目前的改变。维持并不容易,且每个人改变的曲线也不尽相同,维持当事人的改变是咨询师在期待当事人更为突破之前可以先大大致力之处。在当事人能稳定时才多提醒他未来的可能挑战或是鼓励他再多做改变会比较成容易成功,相同的当事人的每一个小小改变都是需要一小步向前迈进。维持与前进才能带来当事人的自信,自信会强化当事人自我协助的能力,使当事人平稳发展。当然往往当事人能够到达十分状态的七八分左右晤谈可以准备结束了,暗示了这个状态够好,可以应付生活的哲学,要表露相信当事人可以自己处理至满分的程度。

2025.02.09伦理守则打卡—19

预备课,先从读书开始,静等林家兴教授的新课。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解读。

心理师的研究工作若以人类作为研究对象,应尊重人的基本权益,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伦理准则以及人类科学研究的标准。发表论著时不剽窃他人成果,引用其他研究者或作者的言论或资料,应按照学术规范或国家标准注明原著者及资料来源。网络或电话与寻求专业服务者互动,并提供专业服务时应全程验证真实身份,确保对象是自己达成协议的对象。心理师应在专业胜任力范围内,根据自己的教育培训和督导经历,工作经验与媒体合作,与不同人群提供适宜而有效的专业服务。

——— 每日幸福时刻

答案都在细水长流的日子里,你只管去热情地对待每一天。️❤️

1、今天在老家呆了整整一天,曾经有一段时间觉得陌生想远离的地方,现在感觉很熟悉亲切。

2、很家常的饭,妈妈的味道,再也没有什么可以超越的美味。

3、简单的东西、纯粹的玩耍、一场烟花带来的开心。

——— 学习分享

延迟满足对孩子成长的意义:

培养自制力和耐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延迟满足要求孩子学会等待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在等待的过程中,孩子需要克服焦虑和烦躁,这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自制力和耐心,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和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增强自信心,锻炼忍耐力和毅力 :

当孩子成功控制自己的欲望和冲动时他们会感到自豪和自信。不仅有助于他们在面对挑战时更有勇气,还能提高他们应对挫折和压力的能力,锻炼了他们的忍耐力和毅力,使他们更容易达成目标。

明确价值观念,促进自我控制和情绪调节 :

延迟满足让孩子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真正需求和愿望,学会区分短期欲望和长期目标。有助于他们在面对物质和感性冲突时做出理性决策,有效抑制冲动,学会自我调节情绪,有能力应对各种情境。

培养同理心,增强决策能力和责任感:

延迟满足的过程中孩子需要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家长可以在日常通过适当的方法创设情境,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和换位思考能力,让孩子学会选择和自我负责,同时提高孩子的决策能力和责任感。

凡事总是一体两面,并不是所有事情都做到延迟满足,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即时满足和延迟满足的平衡点,对于短期目标和日常需求,可以适当满足;对于长期目标和重要决策,则应选择延迟满足,以获得更大的回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中原焦点团队第33期中级班学员坚持分享第 1084天 总约练145次 来访者103 观察员37 咨询师5 昨天进行...
    被阳光照耀下的自己阅读 39评论 0 0
  • 读《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及实践》 第十五章整合的视角 治疗过程,治疗目标 目标差异可以归结为在概括性或具体化上的程...
    呼建荣阅读 45评论 0 0
  • 坚持分享第494天 事缓则圆,有效继续,无效改变。 遇事缓一缓,嘴说得慢一些,手申的短一些。 有求必应,不求不应。...
    d157008ec2b5阅读 14评论 0 0
  • 一件“小”事 文/胡德华 春节临近,返乡人员的增多,让年味逐渐变浓,喜庆的氛围笼罩着千家万户。 然而,人多的时候,...
    23cbe5257985阅读 694评论 0 1
  • 非暴力沟通表达感激——赞美的动机 赞美的动机不同,带来的感受也不一样,怎样才能更好的做到赞美,让对方能感受到你的真...
    风雨之前阅读 37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