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章中,我们讲到了陈友谅和张士诚的职业、身份,他们都是朱元璋的劲敌,在干掉元朝这个深仇大恨的家伙之前,必须要先干掉这两个劲敌,才能登上自己孩童时就梦寐以求的宝座,并报自己与元朝的一箭之仇。
在兴兵讨伐陈友谅和张士诚之前,朱元璋又得到了一员得力的干将,他就是常遇春。常遇春,1330年出生,安徽怀远人,绰号:常十万,特点:1、武林高手,2、性格张狂,3、嗜好杀戮。
常遇春跟随朱元璋的时间并不长,他于至正十五年,朱元璋攻克和州的时候才来投奔。虽然晚来。但他却一点也不客气,开口就说,我来这里就是来当先锋的,把先锋印给我。朱元璋见过的狂人不少,但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狂的,他很生气的说,你小子不过是吃不饱的难民,来我这混饭吃的,我怎么可能给你这样的官位?常遇春就笑着说,你等着瞧吧。常遇春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后来在朱元璋攻克采石的战役中,元朝军队在岸边列阵,使朱元璋的水军无法靠近,看着干着急,正在此时,常遇春的船只经过,朱元璋顿时想起了他的话,对常遇春大喝一声,你小子不是要当先锋吗,现在是时候了!常遇春应身奋勇上前,单枪匹马持长戈向岸边元军刺去,元军接住了他的长戈,却没有想到常遇春就是要的目的就是在此,他手握长戈顺势跳上了岸边,连杀数十人开辟了滩头阵地,后面士兵一拥而上,占领了采石。
现在我们回归正题,继续来讲朱元璋和他的两个不友好的邻居,在这段时间里,朱元璋做出了两个决策,使它成为了最终的胜利者,第一个决策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正是这个决定让他避开了天下的注意,当其他农民起义领袖帝王思想膨胀,扯上虎皮做大旗。锅里没几两米就敢开几千人的饭时,朱元璋充分利用了时间,不断发展自己的实力,另一个决策是在陈友谅和张士诚之间先拿谁开刀,当时大家普遍认为张士诚比较弱,希望先对付他,并利用占据江浙一带土地扩张自己的势力,从而与陈友谅决战,而朱元璋又是怎么想的呢,他是否同意这个决策呢,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