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狄更斯这句经典语录仿佛适用于历史浪潮中的每一代人。恩格尔系数的下降和GDP的走高确确实实体现在人们不再为衣食住行担忧的日常生活中,可当代人的最大的问题,又仿佛并不是能用一个“钱”字能够衡量的。“好无聊啊”、“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我每天辛苦奔波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这样的念头一定多多少少在大部分人的脑海里浮现过,而一波来势汹汹的奥密克戎更将这种混杂着焦虑、孤独、绝望的感觉放大到了一个新的等级。这样的感觉,我称其为“空虚”。
“空虚”究竟是什么?在诸多定义之中,我觉得牛津词典对它的解释最为耐人寻味:“Emptiness is a feeling of being sad because nothing seems to have any value”(空虚是一种因看不见万事万物具有任何意义所产生的悲伤感)。这似乎也解释了为什么当疫情给人们忙碌的生活按下慢放甚至暂停键的时候,人们才能更清晰地感知到“空虚”的存在 - 工作-一个至少看起来使得人具有价值的行为-被迫停止时,人们才愕然发现,当生活没有这项被大部分人厌弃的日程时,自己竟要承受没有价值的恐惧。
价值的缺失使人在世界中的位置变得模糊,甚至怀疑自己存在的意义。仔细想来,这其实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从小到大,我们不停被灌输着一个概念,这个概念叫做“动力”。而“动力”的产生又似乎依托着这个行为的“价值”而产生 - “要好好读书,因为这样才能找到好的工作;要好好工作,因为这样才能创造可观的收入;要尽量提升自己的收入,因为这样才能拥有美满的家庭;要拥有美满的家庭,因为这样才能拥有幸福的人生”。无论长期或是短期目标,都需要一个驱动力,使人看得到其具有价值的结果,才让人能够为之付出时间、精力或是物质资源。然而这一切的价值终于要归于“人”本身,换言之,这些价值都要为“人(人生)”更有价值来服务。“人生真的具有价值吗?”-一旦思考起这个话题,我们很容易陷入焦虑与恐惧。这种焦虑与恐惧的来源是什么?是这个问题令人窒息的答案:人生本身似乎没有确切的意义。在虚无中寻找存在,答案自然而然令人失望。
生活不是绝望的,只要我们稍微转换逻辑,就能拨云见日:生活本身没有意义,这是一件好的事情。它就像一张白纸,无论你在上面泼洒什么颜色,都是一种创作的方式- 你可以用你想的任何一种方式让它变得具有意义。理论上来说,做任何一件事情都可以让生活变得“有意义、有价值”。
然后“任何”这两个好像又让讨论回到了原点:如果做什么都有意义,那么究竟该做一些什么呢?当讨论这个具象的问题时,我倾向于把标准定在“让我感觉到自己有价值”这件事情上。简明言之,可以用两个字来代替“有用”。以工作为例:工作不失为一个“创造价值”的绝佳手段,因为我们的付出会得到具体的报酬。这些报酬于我们而言对于维持生活自然必不可缺,但它同样衡量了这个社会对我们“价值”的肯定程度。
反向思考,当我们计划进行一个行为的时候,是不是也同样可以积极主动地思考这个行为可以体现我们哪个方面的价值呢?如此,即便有时我们情非得已,却也能在“被需要、有价值”这样的标签中得到一些安慰。照顾家庭体现了家人对我们价值的肯定,兴趣爱好是我们自己对自己价值的肯定,慈善志愿工作则会让我们的价值得到来自于社会的肯定。自然而然,这些老生常谈的建议不新鲜,可是背后的道理却颇为有趣。
我常做些无谓的思考,这些无谓的思考绕来绕去,然而这其中的乐趣是我对抗空虚的良药。想法无形,它们是否真能有什么显示作用也尚待考察,可是思考的过程于我而言就已经具备了“价值”。我想这大概也是我为什么能孜孜不倦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