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疾病和医学的诞生:
在神话的年代,人们相信疾病也只是神降的灾祸,只要人以适当的方式向神献祭,神就可以让生病的人痊愈。
这种观念大行其道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又有个哲学家对此提出质疑为止,这个人叫做希波克拉底。他说人之所以生病,跟神明没啥关系,纯粹是自己作(念zuō)的。如果你的饮食起居都有所节制,平时也保持良好的心情,那你就不会得病。一句话概括就是:想保持健康怎么办?少吃多乐呵啊!
希波克拉底是西方医学的开山鼻祖,有“西方医学之父”之称。
可不要以为“医学之父”这个名号是随随便便得来的,我们现在所有对医生的认识,比如要以治病救人为己任啊,一切为病人的健康着想啊,不能泄漏病人的隐私啊等等,都是希波克拉底提出来的。直到今天,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医学院的学生,入学的第一课就要学“希波克拉底誓言”(又称“医生宣言”),而且要求正式宣誓。
不信你问一下身边学医的朋友,看他们知道不?
七、“讨人嫌”的苏格拉底:
说完了哲学在自然科学和医学上的发展,再来说说哲学在人文上的发展。
试想你有这么一个朋友(或者这人跟你根本就不是朋友),经常当众问你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比如你觉得撒谎对不对啊,什么是正义啊等等。你不回答还不行,回答了之后他又不断提出更多问题,直到问到你哑口无言当众难堪为止,你会不会非常讨厌他?
让我们回到时代中来,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雅典逐渐成为了希腊王国的文化中心,同时在雅典的内部,社会也开始出现了阶级分化——也就是出现了两种人。一种是不动脑子光干活的人,也就是普通的劳动人民。一种是不干活光动脑子的人,也就是称自己为“智者”的人。
这些“智者”认为,人类永远不可能揭开大自然之谜,不如转过头来研究我们自己。因为只有成功说服别人,别人才会心甘情愿的给钱。因此在雅典时代,哲学家的主要兴趣,就在于研究人和每个人在社会的地位,并且对演说术非常看重。
这些“智者”们有一个共同的名称,称之为“诡辩学派”,他们曾经跨过山河大海,也见过人山人海,他们曾拥有一切,转眼又消散如烟。他们到过各种各样的城邦,而每个地方的制度都不尽相同,于是,他们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到处宣称没有绝对的是非标准,然后再把自己的道理教给别人,以此收取学费。
在这个时候,苏格拉底作为业界的一股清(qi)流(pa)出现了,他与这些“智者”的做法正好相反,他宣称自己一无所知,必须要靠不断提问来获得更多的知识。他也相信每个人的“智慧”是与生俱来的,就好像女人天生就拥有生孩子的能力一样,而他的使命就是帮助每个人找到它,于是他的提问方式又称为“接生婆”式提问。他称自己是【哲学家】,意思是”一个爱好智慧的人”,这也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这个称谓。
虽然苏格拉底的本心是好的,但他的提问方式实在是过于直接,让人难以接受,于是“讨人嫌”这个称号就这样出现了:
还是不清楚苏格拉底为什么会“讨人嫌”?来来感受一下:
一、苏格拉底式提问:
- 是啥呢?
- 为啥呢?
- 所以呢?
- 还有呢?
二、苏格拉底式反讽:
- 你说呢?
不过,苏格拉底虽然经常使人难堪,但他却在哲学史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因为人类始终面临着许多难解的问题,而许多人不是以为自己明白了,就是干脆对这些问题视而不见。苏格拉底是为数不多的勇于承认自己的无知,并勇于去探索真相的人,因此他不断用问题去戳穿别人的无知,当然自己也成为了探索真理的牺牲品。
关于苏格拉底式提问,其实也是非常好用的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限于篇幅原因,后面再专门写文章来详述吧
七、柏拉图的理想国:
在雅典时代,除了苏格拉底之外,还有两位极其著名的哲学家,一位是苏格拉底的弟子柏拉图,另一位是柏拉图特别不喜欢的弟子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和苏格拉底的关系,有点像是孔子和弟子的关系。两者最相似的地方,就是苏格拉底生前的所有思想,都是柏拉图整理出来的。
之前也说过,在当时那个时代,“变化”和“不变”一直是哲学上不断争论的话题,即使到了人性上也不例外。“诡辩学派”们认为世间万物都是变化的,没有绝对的是非标准存在。而苏格拉底却认为人的理性是不变的,世间有绝对的是非标准存在。柏拉图在哲学上最大的成就,就是成功地把这两个理念合二为一。
在解释柏拉图的理念之前,先思考一下两个问题:
1、如果一个饼干师傅想做出100个形状一样的饼干,有什么办法呢?
2、为什么全天下的马长的几乎都一样?
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很明显:用饼干模子就可以了。
而对于第二个问题,柏拉图给出的回答是:因为马也是按照某个模子做出来的
柏拉图认为,我们现实生活中所看到的一切,都只是依照某个模子制作出来的残次品。就好像饼干模子虽然形状非常漂亮,但做出来的饼干却坑坑洼洼,还经常缺一块少一块。马之所以外形有微小的差别,也是因为在按照马的“模子”做出来的时候,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差错所致。而无论是饼干也好,还是马也好,甚至是万事万物,背后都是按照某个“模子”所生产出来的。真实世界的事物总有缺陷,但这个“模子”永远是完美的,这个“模子”所在的世界,就称之为纯理性世界。
因此,柏拉图提出了他著名的“心智洞穴”假说,他认为我们的世界就好像一个山洞,我们每个人都住在山洞里,眼睛所看到的一切都是真实事物在墙壁上的投下的影子,也就是“模子”所生产出来的幻象。幻象是不断变化的,因此我们永远都不可能通过感官对事物产生真正的认识,而是应当终其一生去探寻纯理性的世界,也就是“模子”所在的那个世界。只有在那里,一切事物才是永恒不变的,也是真正完美的,也只有在那里,我们才能真正了解这个世界。
柏拉图认为世界可以分为两个领域:一个是感官世界,另一个是理性世界。我们的身体处于感官世界,而灵魂处于理性世界。
在这个理念下,柏拉图也提出了他更著名的“乌托邦”构想:“乌托邦”是Utopia的音译,意为“空想的国家”,也称为“理想国”。在这个国家中有着明确的等级制度,所有人都要按照规划好的方式精确的生活着,这个国家只有纯粹的理性存在,所有人都是社会整体需求的一部分,一切的个人意志都应被剥夺。
觉得“理想国”这个概念很可怕是不是?放心,不是你一个人这么想。几千年来,几乎绝大多数人都反对柏拉图的这个想法,而第一个对他的观点提出反驳的人,就是他学园内的一名学生,也是三位大哲学家中的最后一位——亚里士多德。
八、最后的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为什么说亚里士多德是最后的【大哲学家】呢?是因为在亚里士多德之前,所有的学科都统称为【哲学】,而亚里士多德的成就之一,就是开创了【分类学】,从而把逻辑学、政治学、伦理学、生物学等等区分开来,形成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各项学科。
因此,以后在各个领域有所成就的人,都只能被称为【经济学家】【生物学家】,而不再称为【大哲学家】啦。
言归正传,亚里士多德虽然是柏拉图学园里的学生,但却非常不认同柏拉图的说法,他认为柏拉图纯粹把事情搞反了:我们在现实中见到的事物,并非是“理性世界”的投影。而是我们先看到现实中的事物,然后才在头脑中对其有印象。简单来说,就是在没有见过马之前,根本就不知道还有马这个东西,只有见到很多很多的马之后,在脑海中才形成马的印象。
所以,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代表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柏拉图推崇纯理性的数学推导方式,认为感官看到的都是幻象,而亚里士多德认为感官才是我们认知这个世界的方式,我们应当对看到的东西进行整理与分类,从而对事物形成“观念”。
亚里士多德把科学分成三大类,分别为:理论的科学(数学、自然科学),实践的科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和创造的科学(诗歌学)。
他还把万事万物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非生物,一类是生物,其中生物又分为两类,一类是植物,一类是动物,而动物又继续分为两类,一类是禽兽,一类是人类。
说白了,就是个分类狂。
他最大的贡献,就是提出了【逻辑学】这个概念,我们现在所说的“逻辑”的概念,就是亚里士多德所创造的。
当然,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也有很多的谬误,比如男人决定小孩的特质,女人只提供生育的原材料啊。自然界中最纯净的光是白光啊(实际是七种光的混合),以及“体积相等的两个物体,较重的下落得较快”这些著名的错误观点,都影响了后世很多年,直到牛顿、伽利略等人用公开实验的方式,才证明这些说法是错误的。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