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读书日,忽然想起一句名诗:腹有诗书气自华。
这句诗流传千年,至今仍弥散着幽香的书卷气息。但它出自谁人之手,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
宋嘉祐六年(1061),大才子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董传与之相随。董传当时在凤翔穷困潦倒,但他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平凡的衣着掩盖不住他乐观向上的精神风骨。次年,苏轼回长安后作了一首诗《和董传留别》: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在苏轼光彩炫目的诗词文章里,这首《和董传留别》并不十分出彩,也不为普通读者所熟知。但其中的“腹有诗书气自华”,却广为传诵,成为千古名句。
一个人的修养气质,蕴含在他所读过的书里。这七个字,经典地阐述了读书与气质的关系。
古往今来,人们都把读书视为积累知识、增长学问的有效途径。读书的作用不仅在于学习知识,还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日积月累地读书,会使人脱离低级趣味,养成高雅脱俗的气质。清代学者梁章钜说:“人无书气,即为粗俗气,市井气,而不可列于士大夫之林。”““腹有诗书”指饱读诗书,满腹经纶,“气”可以理解为“气质”或“精神风貌”。
从更深一层理解,“气”还不是简单地指读书带给人的儒雅之气,更指面对人生失意和困窘时的乐观豁达之态,这是读书人倍加推崇的。孔子的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而能“不改其乐”。王勃在人生落魄时高唱“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董传身处贫穷,却始终保持着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追求着自己的人生目标。这些,都是读书带给人们的力量。
读书的妙处,古人看得很透,论述也颇多。
汉朝刘向在《说苑》中讲:“书犹药也,善读可医愚。”书是一剂良药,可以祛除愚昧,治病救人,多么神奇。
后魏的道武帝曾问博士李先:“天下何物最善,可以益人神智?”李先回答说:“莫若书籍。”一个“最善”,一个“莫若”,道出了读书的好处。
皮日休认为书籍胜过美女,说:“惟书有色,艳于西子”、“案头见蠹鱼,犹胜凡俦侣。”看来,如果将美女与书籍摆在皮诗人面前,他一定会选择书籍。
宋朝诗人黄庭坚曾说:“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宋朝另一位诗人尤袤则说:“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读之以当友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这些读书人太有文化了,读书的妙处,被他们形容得无以复加。
读书之妙,除了占有知识、懂得礼节、彰显气质外,还能获得快乐。
宋朝诗人苏舜钦把读书当做人生的最大乐趣,每读到得意之处,总是津津乐道,与书中人同享甘苦。有一次,他住在岳父家,每晚都要喝一斗酒,老岳父很惊奇,便躲在一旁看个究竟,只见苏舜钦高声朗读《汉书·张良传》,念到精彩处,感慨一番,满饮一杯。老岳父笑道:“有如此下酒物,一斗诚不为多也。”
元朝一位名叫翁森的隐士,曾这样说:“凡人及时读书,便可无时不乐”。他写过一组《四时读书乐》的小诗,传诵颇广,其中有这样一些诗句:
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
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薰风。
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明代大诗人于谦说:“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深入阅读,书籍也有了情感,让人感觉是如此的可亲可近、难舍难分。明代文学家陈继儒在《小窗幽记》中写道:“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寥寥几字,将排除干扰、闭门读书的愉悦和享受,描绘得淋漓尽致。
身处行色匆匆的现代社会,竞争与忙碌挤占着我们的生活空间,功利和碎片的阅读总是显得浮躁而无效。过上一段凝心静气、书香弥漫的人生岁月,成为钢筋水泥丛林里难得的“奢侈品”。
字里乾坤大,书中日月长。诗书不是外在的妆点,而是发自内心的感悟,是个体气质的修炼,是自我观念与贤达思想的高度融合。不妨慢下来,静下来,空下来,走入书籍的原始森林,进行一次深深深呼吸,过几天怡然自得的读书日子。也许你会发现,人生真正的华美,不在于富有,而在于“腹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