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中的管理学1:从“道通天地有形外”到企业战略思维
引 言
你有没有想过,古诗词中竟然隐藏着现代管理学的智慧?今天,我们就从宋代大儒程颢的一句诗“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出发,聊聊如何将古人的智慧运用到现代企业管理中,尤其是如何培养高层的战略思维。
诗词赏析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取自宋朝诗人程颢的“秋日偶得”一诗,原文如下:
秋日偶得 [宋] 程颢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本诗作者程颢是北宋理学的奠基者,主张“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去除不合节度的欲望,人与自然皆可怡然自得,和谐共处。
诗的首联“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突出一个“闲”字,本诗成于程颢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之际,但作者却是闲适自在,从容不迫,高枕无忧,睡至日上三竿方起,反映作者得之淡然失之坦然的心态。
颔联“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源自老子的“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意为以平静的心态欣赏万物,各有风情,怡然自得,春华秋实夏岚冬雪,四时美景与人融为一体,这是作者致虚守静,达到与天地相往来,天人合一境界的体现。
颈联“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解释了人与自然和谐融汇的原因在于作者的悟道,“道”贯通天地,寓于有形之器中,又超越于有形之外,思维随之可以翱翔于风云变幻中,却又不致迷失方向,达到如庄子所言的“圣人之心若镜”,物来则显、物去则空的境界。
尾联“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化用孟子之语:“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展示君子悟道,心胸开阔,富贵不足以迷惑,贫贱亦怡然自得的生命状态。
整首诗洋溢着悟道之人超乎荣辱,闲静豁达,天人合一,仁爱万物的人生境界。
管理理论:隧道视野效应
程颢的理学思想充分体现在“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两句诗中,君子所悟的道既寓于万事万物,又超脱于杂物杂念,引领君子成为富贵而不骄淫,贫贱不改其乐,修己达人的大英豪。君子的这种思维行事与管理学中的战略思维有异曲同工之妙。高层管理人员作为企业发展的舵手,需要培养具有全局视角和长远眼光的战略思维,才能制定既基于企业经营,又不囿于日常琐事,着力于引领企业沿着既定目标前行。
管理学中有一个理论“隧道视野效应”,说的是如果一个人身处隧道,他的视野将会非常的狭窄。这个理论反证了企业管理高层培养战略思维的必要性。“隧道视野效应”来自于一个小故事:
一个摄制组拍一部记录农民生产生活的片子,当时找到一位柿农,请他演示一下柿子采摘的技巧和贮存的过程,并承诺会以20美元的价格购买1000个柿子。柿农爬到树上,很有技巧地用绑有弯钩的长杆,看准颜值高的柿子用力一拧,柿子就掉下来,他的同伴眼疾手快地捡起来放进竹筐里,配合得珠联璧合,两个人还高兴地拉着家常,整个氛围充满了浓浓的乡情,纪录片拍得非常顺利。临别时,摄制组付了20美元,却并未带走1000个柿子,柿农大惑不解。柿农受限于狭窄的隧道视野,是无法理解摄制组出售独特有趣的片子所带来的巨大效益的。
“隧道视野效应”提醒企业高层管理者必须树立战略思维,具有战略整体观、全局观和敏锐的洞察力、预见性。
企业所处环境错综复杂,新技术一日千里,新模式层出不穷,新企业你方唱罢我登场。孰不见戴威上半年还是财富榜上的宠儿,下半年就成了被处处设限的老赖;大润发的高管发出的一声叹息“我赢了所有的竞争对手,却输给了这个时代”;柯达、戴尔这些巨人倒下的时候,体温还是热的。在让人扼腕叹息的时候,也忍不住慨叹:“战略思维是一种稀缺资源”。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企业管理层要有与时俱进、终身学习的意识,才能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高远目标和博大胸怀,解决战略思维会不会的问题;有不为蝇头小利所惑,不为一城得失所扰的淡定从容,才能有“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抓大放小判断力和见微知著预见力,解决战略思维能不能的问题;有灵活的领导艺术和勇于推陈出新的创新能力,才能有“海纳百川、勇者不惧”的包容心和胆魄力,解决战略思维愿不愿的问题。
企业管理层有了怀大局、观大势、谋大事的战略思维,避免陷入隧道不可自拔,基业长青将不再是一句空谈。
经典故事:任正非的战略思维
任正非1987年创办华为,从1987—1995年的生存期,到1996—2004年的国际化启航,2005—2010年的商业模式变革,再到2011年至今的云管端一体化组织转型,员工由14名发展到18万名,地域由国内拓展到170多个国家,营业收入由起初的保生存到2018年的7311亿,产品由代理程控交换机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构建万物互联云管端,任正非凭借非凡的战略思维,带领华为走过艰难的创业期、事业的低谷期,一步步走向辉煌。
任正非的战略思维源自“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高瞻远瞩,华为从初步站稳脚跟的第三年就开始自主研发,年科研投入占比10%以上,持续的科研创新和“不是世界第一,就是死亡”的勇气引领企业走过而立之年依然朝气蓬勃,成为全球行业的领导者。
任正非“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博大胸怀支持着华为成为越来越大的雪球,面对美国的制裁没有怨恨而是说出“感谢美国政府到处为我们做广告”,与合作者互利共赢不做“黑寡妇”,“做厚供应商”实现从上游到下游产业链的整体强健,虚心学习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优化IPD、ISC等核心体系,华为的道路越走越宽。
华为“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的核心价值观,使任正非的战略思维 “道通天地有形外”,既可以引领华为的长远发展,又使华为的战略制定落到实处,变员工为合伙人,个人持股比例仅为1.14%,变“企业家的企业”为“企业的企业家”,建立企业的全员责任体系;变遍地开花为“力出一孔”,聚焦主业,拒绝副业。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正是任正非高瞻远瞩、博大胸怀和脚踏实地的战略思维,引领华为走向一个一个的辉煌。
互动话题:
你觉得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如何培养高层的战略思维?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