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云海
司汤达的代表作《红与黑》讲述了拿破仑下台、波旁王朝复辟后法国一个底层年轻人跻身上流社会的故事。从故事情节来看,一条贯穿全书的主线是爱情。但该书之所以伟大,是它的主题远较爱情小说复杂,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对它进行解读。
小说分上下两卷。上卷讲述了主人公于连与瑞那夫人之间的爱情,那是一种初恋般朴实的情感,同时也有冒险的成份,这份为世人所禁忌的爱恋需要的是激情与冒险,对应了书名中的红。下卷讲述于连如何处心积虑地追求伯乐家的千金拉穆尔小姐,其间又描述了法国的上流社会生活,反映了波旁王朝复辟后法国的宗教、政治、社会百态。于连混迹其中并窜红,少不了费尽一番心机和算计,所以下卷用一个“黑”字来概括极为精到。
于连是一个精明、贪婪木匠的幼子,却无意于继承父业,而是从小酷爱读书,且崇拜拿破仑,梦想着有一天能像拿破仑一样,出身卑微,却能够立下一番顶天立地的伟业。凭借惊人的记性和对拉丁文的熟悉,于连年纪轻轻就在当地小有名气,被维璃叶市长瑞那先生聘为家庭教师,很快就得到了瑞那市长一家所喜爱。一边是集才华、机智、大胆、野心、骄傲于一身的美少年,一边是长期养尊处优但生活波澜不惊百无聊赖的贵妇人,朝夕相处,久而久之,就擦出了爱情的火花。
于连与瑞那夫人的爱情,不免让人想起了卢梭。两者都是才情少年获得贵妇人青睐的故事。或许这在十八世纪前后的法国,是一件时髦的事情。不过,好景不长,这场地下恋因为情敌匿名信的揭发,闹的满城风雨。虽然两人联手,巧妙地化解了瑞那先生的怀疑,一时蒙混过关,但家庭教师终究是当不下去。于连只好仓皇前往巴黎另谋出路。
背井离乡前往巴黎的于连,先是进入神学院当了学生,后到拉穆尔侯爵府当了秘书,受到拉穆尔侯爵的赏识和提携,从此平步青云,随着侯爵的高升,于连甚至一度有望当上主教,前途无量。小说的下半部,几乎可以说是木匠之子于连的草根逆袭史。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与其说作者司汤达设定于连崇拜平民英雄拿破仑是为了反映时人充满革命热情的一种心态,不如说这部小说是司汤达对其英雄拿破仑的致敬。
事业上蒸蒸日上的同时,于连在情场上,经过一番痛苦折磨,也终究得意。确信凭借个人努力就能出人头地的于连,对于物质丰裕但精神世界平庸的贵族,非但没有曲意逢迎,反而采取了轻蔑傲视的态度。这多少让他显得与众不同,不料却成功引起了拉穆尔小姐的注意。在友人的谋划指导下,经过一番费尽心机的表演,于连最终得以俘获芳心。
此举却彻底惹恼了他的贵人拉穆尔侯爵,因为后者正不遗余力地将掌上明珠嫁入豪门。可怜于连虽然因为才干突出被拉穆尔侯爵引为心腹,但平民的出身终究是他无法逾越的一道鸿沟。正当拉穆尔小姐极力争取父亲谅解的时候,拉穆尔侯爵从瑞那夫人处得到一封信件,信中极力诋毁于连,导致于连二话不说,跑到维璃叶枪杀瑞那夫人,也彻底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毛姆曾经批评司汤达,认为于连枪杀瑞那夫人的举动一反常态,不符合于连一贯的冷静、机智的性格。以他的急智和辩才,仅凭一封满是诋毁之语的信件,是不难应付过去的。作者却让他冲动地采取了报复而不是化解危机的举动,的确让人难以理解。或许,作者是想告诉大家阶层无法跃升的现实,才安排了于连的悲剧结局吧。
最后提一句,后浪文学的《红与黑:插图珍藏版》添加了很多的插图,全书古色古香,读来更有年代的代入感,确是一种不一样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