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在第七封信中就真理传达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怎样接触学习的对象呢?事实上,语言不可能把握对象,而是要经过长时间与对象进行科学的交往,并在相应的生活团体中,真理才突然出现在灵魂中,犹如一盏被跳起来的火星点燃的油灯,然后再靠自己供给燃料。”对不能与说不可说的东西,在对象中只能是间接传达出来,但是在毫不保留的对话方式中,这种方式在团体中中时常发生,真理会一刹那在人群中突然亮起来,但这只能在生活交往中出现。
因此,柏拉图对文字传达评价不高,因为文字恰恰不能传达出真理在相互思想的交往中与一瞬间突然亮相的事实。
本真的传达仅仅存在于人与人之间,这种传达并不向所有的人敞开,而是选择那些具有敏感气质的人作为传达者。柏拉图的理念论对此曾做了入木三分的论述,认为天才的人能够自助,能理智的把握自己何时应该慷慨陈词,何时又应保持沉默。这样的人才能承担传播真理种子的任务,而这一重任不是书籍传达的功能所能取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