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在任何国家,金融市场的背后都有一个强大的制度根源,而中国金融市场制度的根源是中央货币财政体系。
回望过去,中国的金融体系市场是非常发达的,秦朝有统一的货币,到了唐朝,货币达到了一个顶峰;在汉朝,有发达的商业信用体系;在唐朝,有了银行的雏形-柜坊,有了完整的商业汇票体系-飞钱;在宋朝,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在古朝代,中国都是一个高度集权的,尤其是在秦始皇执政时,。在汉武帝执政时,对于财政,他是不懂的,出现了这个时候,桑弘羊出了一个主意,就是所有的盐、铁这种高利润的行业归国家所有,通过这样的金融措施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中控权的金融管理方式。
对于现在的金融市场,同样也是中央集权控制的,这样的一种方式当然有利有弊。有利的就是国家通过集中控制金融的方式达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结果,把需要的资金都用到了水利电能等的基础实施,不好的一方面就是造成民间,社会的信用意识差,比如前些年出现的“非法集资”事件,网上P2P金融理财事件,因为老百姓的金融需求得不到满足。
还有对于A股市场的建立,完全是国家为了拯救国有企业走出困境,因为当时在90年代,国有企业面临破产,导致国有银行几乎被压垮,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采取措施设立A股,但即使这样,老百姓的利益也是受损,因为其中的一些条款说明了这些,就是老百姓要花更高的价钱买股票,同股不同价,然后让国有企业圈钱,而且银行以较低的存款利率吸取老百姓的钱,然后让这廉价的资金流到国家支持的行业企业中。对于中小企业很有可能贷不到款,即使能贷到款,那银行也是有很高的利息。
这些现象的背后都是因为中央货币财政体系的历史根源,即使在现代金融市场,它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