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谋之道,周密为宝,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秦近忧远虑并存,孝公深感六国诸侯卑秦久矣,丑莫大焉,决心变法图强,卫鞅遂至,朝堂上下发乎于心而趋同于势,力求统一而强大之国家、和谐而生机之社会;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秦国的战略布局在问政于民、问计于臣中正式拉开帷幕。
在国家发展的道路上,重要的不是目前所处的位置,而是即将迈出的方向;卫鞅遍访秦国全境,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凝聚了社会共识,伴随帝王意志共同上升为国家意志,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布局指明了具体方向,同时引导各式资源向国家战略指明的方向配置,各级政府以布局情势作为履行职责的依据,整体的布局成为社会共同行动的纲领,再观孝公之政治动员,非比寻常。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孝公通过卫鞅的总体布局,作出相应的战略部署,以完成富民强国、光复失地的总任务、总目标,其相关部署于朝堂具理论分析,于社会有实践举措,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统一度量、建立县制,无不彰显了整体战略布局的强针对性,具有新的时代特征和继往开来的里程碑意义。
若想认真把握和深刻理解卫鞅变法之战略布局,则必须了解秦国深远的历史由来,一系列长中短期的布局必是建立在秦国发展的历史经验之上,经由孝公和卫鞅总结所得,如此布局非朝夕可成;总览其变法所涉及的若干方面,皆是关乎国家长远发展的重大根本问题,皆是关系天下子民根本利益的大事,并非一时的权宜之策,此举不仅推动了秦国的新政,更开创了秦孝公政治集团执政方式的新局面,为秦国迈向新的历史阶段注入了新的动力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