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到刘同写了篇纪念自己36岁生日的文章。他提到如果按18岁成人来说,那么自己已经经历过两个18岁了。
“36岁,就意味着一个人历经了两次成年的过程。第一次是人的成年。第二次是认知的成年。”他说。
所谓成年,或者,长大成人,在我看来,不是表面上的老成,更不是佯装对一切都无所谓,假装坚硬如刚,容不得半点悲伤。
更深层次的成人是在了解外在规则时,接受它,但并不让其改变自己,坚持自己最本真的东西。
最好的成熟状态,是在经历过酸甜苦辣咸之后,依然能找到内心的平和。
就在我们期盼着自己能早日长大成熟时,才突然发现,原来经历了这些事后,“长大”便成为我们“渡过”的奖赏。
1.当意识到自己的事只能自己去解决且无人可替代时,再难也要自己学习去面对和处理。
这里要提到两种急需转变的态度——一种是他人剥夺自己面对和处理事情的权利,另一种是因自身的怯懦而逃避当前面临的处境。
第一种情况是,在我们尚且年幼时,有些父母过于保护子女,他们擅长为子女“服务”,解决好子女的一切所需和问题。但,他们忽略了一点,没有意识到孩子在成年之后,需要有独立为人处世的能力,相反,他们的包办一切,则加速了让子女变成“巨婴”的进程。
对于这种情况,做子女的,如果对家人的过度干涉感到不舒服了,那么是时候切断和父母的供养与被供养、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尝试着自己去面对和决定自己的事。小到“买什么衣服?”“吃什么饭?”,大到“做什么工作?”“选择什么样的伴侣?”。在自己做主的过程中,你会体验到掌控自己生活的自在,当然,除了体验成功时的喜悦,也会有失败时的悲颓,以及时不时的挣扎、犹豫、后悔,如此反复。可是,这是你自己的人生不是吗?只有真正的身临其中才有机会成为你自己,如果一直躲在他人身后,那就白白浪费了那些你需要渡过的“劫”,那么何时才能飞升上仙呢?
第二种情况是,在遇到超出自己承受能力的事时,选择逃走。有的人会在伤愈后,捡起自信心继续去解决未了之事,有的人干脆躲起来,选择不走这段崎岖之路,绕道而行。这两种人都是值得尊重的,选择继续的人应该是越挫越勇的,选择换条路走的人应该是清楚自己着实无能为力了,才选择放弃,无奈生活还在继续,不能实现曾经的理想,只能换个方向努力下去。
无论是对那些挣脱父母,争取自己当家做主的子女,还是对那些曾经因为能力不足选择逃避,放弃主动权到再次面对艰难的人们来说,长大成人也许就发生在他们每一次的意识觉醒中——自己的事只能自己去面对。
2.当意识到并接受事情总会不受控制的发展,何尝不是一种成长!
上周刚把颇受好评的《This is us》一帧一帧观看完,里面暖到极致的Randall,非常令人心疼。
作为黑人加上养子的身份,他小心翼翼且无比努力地长大,以至于他喜欢将一切事情都自己去承担,不愿失去对生活的掌控,仿佛这样只有掌控生活中的一切才算有安全感。
无论是来自工作的压力还是生活中的其他困顿,他都不愿示弱,执拗地凭借一己之力去处理,去化解。
可是,事与愿违,他曾因为各种压力积聚,导致短暂性的失明,虽然,他最终靠着自己恢复了正常。但,这并不代表他完全没有问题,他并没有学会去接受失去对生活的绝对掌控也没什么大不了。后来,又因遭遇了母亲的某种欺骗而无法释怀,加上亲身父亲又即将告别人世,以及来自工作对手的威胁,Randll,又背上了重重的沉重的壳,最终导致他精神崩溃,不得已暂停工作,再次到精神科接受治疗。
不过,Randall在与父亲的临终告别之后才算真正释怀。父亲告诉他,开车的时候其实是可以打开车门的,听听音乐,不必生活得过于紧绷,他值得他所拥有的一切。
父亲永远地离开后,他开车回家,途中,他终于试着打开车门,播放音乐,泪水也不由自主地流下来。或许在那一刻,Randall才第一次学会了放松自己。
我想现实中一定也有许多Randall,他们将安全感建立在掌控一切上,只有有任何变动,他们便会惶恐不安,焦虑,甚至崩溃。
而当他们慢慢接受和适应事情发展的不受掌控时,心智上的成长也便开始了。
3.当接受自己的不一样,反而更快乐时,也就不会再为追求他人的肯定而痛苦,开始会心无旁骛地成为自己。
大多数人都曾陷入自我认同的困境,类似这样的问题“我到底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也要成为他那样的人吗?”等很可能会伴随我们人生的前二三十年。因为受社会大环境、人际关系等各种因素不停变化的影响,又因人们的自我认同更多的是和外在环境互动而产生的,无疑延长了这一时间段。
就我而言,直到现在我还在为成为自己而努力着,因为,这件事情真的不容易。
自儿童时代,老妈就给我灌输一种观点,人要少说话,更不能乱说话,所有的表达都要言之灼灼,有理有据。
原本就害羞的我,被这样的说话之道给吓到了,根本不太敢表达自己的想法,与人相处主要以倾听为主。其实,谁不想自在地表达自我啊!只是,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没有勇气和自信去说出自己的想法,更别说好好说话了。
直到现在,我可能都不算是一个好的表达者。我在说话的时候会下意识地在意别人的看法,以至于不太能自在地表达。
不过,通过更多的自我鼓励和肯定之后,我接受了自己的这方面不足,也更愿意去尝试与他人交流和分享自己的想法,虽然有磕磕绊绊,但这就是我。
虽然我没有成为老妈期望的那种说起话来口吐莲花、八面玲珑的端庄大方的女性,但我有用我自己的方式,一种更自在地表达自己的思考,有点儿诙谐、幽默,甚至在她看来,有点儿“不那么正经”,但我成为了我想要成为的女青年,更自信、更轻盈,也更快乐。
4.在遭受痛苦和面临恐惧时,让自己有机会去痛苦和恐惧时,你才会明白接受并学会处理负面情绪也是成长的重要部分。
KY的这篇《“认为自己无力去爱”满足了他们的控制欲|旧文回顾:你为什么总是感到空虚?》在分析“空虚是如何产生的?”中提到孩子发展的“真我”和“假我”两种状态,其中有这样的表达:
“那些发展出假我的孩子,与自己的真实情绪是比较疏远的。对他们来说,体会到自己的内在感受,是无效的。他们存活所需要的,是适应照料者的情绪。因此他们久而久之,对外界对自身的期待会很敏感,却无法感受到自己的愿望、需要、情感。因为缺乏一个“真实的自我”,他们也好像无从和人建立真诚的链接。他们感觉不到自己活生生的存在,往往也欠缺对生的渴望,对将来的自我没有期待。他们慢慢发现,除了社会和他人对他们的期待,他们的内在是虚空的。那些发展出假我的孩子,与自己的真实情绪是比较疏远的。对他们来说,体会到自己的内在感受,是无效的。他们存活所需要的,是适应照料者的情绪。因此他们久而久之,对外界对自身的期待会很敏感,却无法感受到自己的愿望、需要、情感。因为缺乏一个“真实的自我”,他们也好像无从和人建立真诚的链接。他们感觉不到自己活生生的存在,往往也欠缺对生的渴望,对将来的自我没有期待。他们慢慢发现,除了社会和他人对他们的期待,他们的内在是虚空的。”
可见,被共情是多么的重要,尤其是负面情绪和情感的正确处理才能让发展中的人正常发展。
可是,人天生惧怕任何负面和黑暗的东西,无论是外在的情绪还是内在的情感和思想。多数人在遇到痛苦和恐惧时,第一选择是否定,然后逃避,排斥去面对和处理,只希望时间如解药去化解一切心理之疾。
但,我们忽略了一件事,我们并非脆弱到不堪一击,那些问题也不会因我们的弃之不顾而变得有解。
正是在各种无法避免的痛苦面前,我们才学会悲伤,并在悲伤中珍惜眼前的每一分每一秒;也是在恐惧不期而至时,我们才了解恐惧,才有勇气去挑战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坚强。
多给自己或他人悲伤和恐惧的机会,要知道哭到声嘶力竭其实也是一种治愈。
就像《请回答1998》里女主角奶奶去世,在顶梁柱大伯没回到奶奶的灵堂之前,女主角的爸爸和姑姑们在看似正常的守丧,几乎没有什么眼泪,姑姑们甚至在讨论谁的戒指和首饰更好看、更贵重,就连身为晚辈的女主都要责怪她们没有孝心了。可是,当大伯,他们的大哥走进灵堂时,四个兄弟姐妹顿时抱在一起,嚎啕大哭,撕心裂肺,边哭边抱怨大哥为什么回来这么晚?
观众们应该都看出来了,其实在办丧事的那几天他们一直都沉浸在失去母亲的痛苦之中,就等一个机会将这些痛“倾泻”出来。
而大哥的到来,更像是有一个来带领着他们一起接受痛苦,并用尽全力地去痛苦,直到将泪水化作相聚的温暖。
我们是需要好好感受这些不太正面的情绪和情感,并合理地去对待,才能获得更完整的自己,才能更好的生活。
世事无常,不过好在我们越来越清楚自己终究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而那些让我们如此坚定的,除了生命赐予的快乐之外,更多的是各种纷乱、纠缠让我们有机会认清自己,有机会在各种起伏中找到内心的平和,才有机会成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