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间无杂草,认识的都是宝。
在农村的路边或者荒野地里,生长着一种看上去很普通的野草。
它的茎上升,或者匍匐在地生长,茎上有节,节处生根发芽长出新茎杆,长约10~50公分左右,有柔毛。
基生的叶子有5片,呈鸟足状,叶柄长约3~20公分左右,上部的叶子呈倒卵形,或者长圆倒卵形,长约1~4公分左右,宽约1~2公分左右。基部楔形,末端圆钝,边缘有尖或锯齿,两面绿色,有柔毛。最上部茎生叶3片,叶柄很短。
茎顶长出聚伞状花序,花梗长约1~1.5公分左右,花直径1公分左右,萼片呈三角卵圆形,顶端尖形。开黄色的花,花瓣呈倒卵形,花柱近顶生,呈圆锥形。
花落结出近圆形的瘦果,一面稍微平,直径约0.5毫米。
就是这样的一种植物,看上去不显眼,却是止咳化痰的高手。
把它采挖回家,清洗干净,上锅煎水服用,咳嗽很快缓解。
因此,它被称为"止咳王"、"化痰止咳草"。
它还解毒、活血,清热定惊、治疗蛇虫咬伤等病症。
你知道它是哪种神奇而又珍贵的野草吗?
它就是中草药五披风,有人也叫它蛇含委陵菜、五爪龙、五叶蛇莓等名字,为蔷薇科一年生或者多年生草本植物。
它分布在我国的河南、陕西、湖北、湖南、江西、贵州、云南、四川、广西、西藏、江苏、浙江、广东、安徽、山东、辽宁等地区。生长在海拔400~3000米的田间地头、路边、水边、草甸、山坡草地等地方。喜欢阳光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应能力较强。
它花期4~9月份,果期6~9月份,5月份,9~10月份采收两次。捡除杂质,可鲜用,或者晒干备用。
它全草入药,味辛、苦,性凉,归入心经、脾经。具有清热解毒、止咳化痰、活血消肿、截疟、定惊等功效。
主要对高热惊风、疟疾引发的高烧、咳嗽吐痰、哮喘、感冒、毒蛇咬伤、咽喉肿痛、牙痛、风湿麻木等病症进行治疗。
它可单用,也可与其他中草药配伍使用。
民间多偏方,把它与生姜搭配煎水熏洗,可治疗风湿麻木。
把它捣碎成泥,加入童子尿当药引子服用,可治疗肠梗阻。
《神农本草经》记载:主惊痫,寒热邪气,除热。
《草木便方》记载:发汗解肌,治风痰咳嗽。
它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刺五加苷、棕榈酸、亚麻酸、鞣质、维生素、挥发油、膳食纤维、果胶等成分。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它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活血化瘀、镇痛消炎、提高免疫力等作用。
它的使用方法很简单,采摘回家,清洗干净,绰水后加入调料,当凉拌菜吃。
也可以切碎打入鸡蛋,搅拌均匀,上锅煎至两面金黄吃。
也可捣碎成泥,敷在伤处。
也可以晒干煎水服用,用量9~15克,鲜品加量,清热去火。
注意,五披风虽然很好,但是,因个体差异,不是所有人都能使用。
首先,它不可过量和长期使用。
孕妇,禁用。
婴幼儿,禁用。
过敏体质者,禁用。
使用期间,忌食生冷、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
中草药配伍使用有诸多禁忌,为了安全起见,使用之前最好咨询医生谨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