荞香鱼跃:宅中复刻彭阳味

在都市奔忙的罅隙里,周末成了心灵与味蕾难得的栖息地。这个周末,一家人选择了一种特别的慰藉——宅在家中,潜心复刻一道来自宁夏固原彭阳的地道风味:荞面鱼鱼。与它的初遇,是在友人家的餐桌上,那独特的口感与丰盈的滋味萦绕舌尖,久久难忘。最终,一份网络视频的指引,点燃了我和老婆亲手还原这份彭阳滋味的决心。
晨光熹微,透过帘隙,温柔地铺洒在我的小厨房,为这场烹饪之旅镀上温暖的期待。老婆取来本地精挑的荞麦面粉——这生长于六盘山麓、固原旱塬的谷物,色泽深褐,自带一股质朴的清香。循着视频的指点,她徐徐注入凉水,竹筷轻旋,细密的面絮渐渐成形。接着,挽袖上手,掌心带着温度与力道,将面絮揉捏、收拢,直至成为一个柔韧光润的面团。
重头戏在于塑造“鱼鱼”。特制的搓板已备好,面团在其上被老婆的巧手搓碾,化作一条条灵动纤细、状如小鱼的独特面食。这过程虽需耐心,但目睹那些错落有致的“小鱼”在板间跳跃成形,心中便漾起微妙的成就感。搓好的荞面鱼鱼,或入蒸笼,在氤氲热气中变得软糯;或赴汤锅,于沸水翻腾间自在沉浮,直至熟透。
厨房里,配料的协奏曲同步上演。鲜嫩的韭菜在热油中快炒,激发出勾魂的辛香;火红的尖椒与翠绿的蒜苗被利落拌合,预备奉上清爽的微辣;一碗精心熬制的西红柿浓汁不可或缺,它红艳明亮,酸甜适口,堪称鱼鱼的灵魂伴侣。点睛之笔,必是那碗油泼辣子——滚油浇淋辣椒面,瞬间激发的焦香混着蒜泥、花椒的馥郁,红亮诱人,只消一嗅便已食指大动。为应众口,我还炝制了酸汤与红汤,静候蘸食。
大功告成。莹润的荞面鱼鱼卧于碗中,依次淋上翠绿的韭菜、清爽的尖椒蒜苗、红亮的西红柿汁,最后豪气地浇上一勺油泼辣子。霎时,一碗汇聚了彭阳风情的荞面鱼鱼便光彩呈现。迫不及待夹起一条“小鱼”送入口中,软糯中带着恰到好处的筋道,荞麦的微苦回甘与各色配料的鲜美在舌尖层层绽放,仿佛一场浓缩了黄土高原风味的交响。那一刻,味蕾引领心神,恍若置身彭阳的塬梁沟壑,触摸到那份源于土地的纯粹与丰饶。
这场宅中复刻,不仅让我掌握了彭阳一道特色美食的技艺,更深切体味到其蕴含的地域智慧。这看似朴素的荞面鱼鱼,实则是固原人民顺应天时、巧用风物的结晶,是黄土高原慷慨的馈赠。它饱含烟火温情,是连接人与人、心与故土的味觉密码。无论行至何方,只要舌尖忆起这碗荞面鱼鱼的滋味,那份来自彭阳、根植于固原大地的温暖与美好,便会如窖藏的老酒,历久弥香,永驻心田。

(文︱木易水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