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确定性、进化与经济理论
1.1 作者阿尔钦,发表于1950年,这篇文章是经济学的基础。
1.2 逻辑
1.2.1 理查德.莱斯特认为:雇员工资上升时,产品价格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因此企业家做决策的时候并不是最优化的原则
1.2.2 弗里斯.马克卢普认为:每个人做决策的时候,当然不懂经济学,但在不知不觉中,已经符合经济学原理了。例如人开车时会自觉选择最佳行车道。
1.2.3 阿尔钦认为:世界充满不确定性,没有最优解,顶多只有最优解的区间。
1.2.4 游戏规则决定胜负概率:如果规定篮球比赛必须穿高跟鞋,那篮球明星就不是詹姆斯,而可能是林志玲。
1.2.5 成功的故事不可复制,因为外界条件都变化了;倒是失败的经验可能得到启发。
1.3 感悟
1.3.1 一个人,一个组织或制度能否存活下来,只跟条件变化有关,跟人是不是理性的没有关系。
2 人究竟自私不自私
2.1 《国富论》,作者亚当斯密,发表于1776年
2.2 逻辑
2.2.1 人性自私,同时具有同情心和爱心。
2.2.2 人的爱心有限,随着距离的拉远而降低。
2.2.3 仅靠爱心不够,陌生人互助需要市场协调。
2.2.4 小圈子靠爱心,大世界靠市场。
2.2.5 人是自私的--有爱心--爱心有限--互助靠市场
2.3 感悟
2.3.1 私人圈会越来越小,市场圈会越来越大。
3 铅笔的故事
3.1 市场机制协调不认识的人们分工合作。
3.2 逻辑
3.2.1 铅笔的原料有雪松、有蓖麻油、有石墨、有铜、还有橡胶,非常的复杂
3.2.2 生产过程更加的复杂。要雪松就需要锯子,要锯子就需要采矿,要采矿就需要人,人需要喝咖啡,咖啡需要海运,海运需要船,船需要指南针。
3.2.3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掌握了制造铅笔的全部知识。
3.2.4 生产铅笔的人生活在世界各个角落,他们互不认识,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合作把铅笔制造出来。
3.2.5 虽然制造铅笔那么的不容易,但是我们购买铅笔的代价却是微乎其微的。
3.3 感悟
3.3.1 现在社会的分工与合作已经做到非常精密和复杂的程度了,但生产效率的提高,也会带来一些无用的人,找不到社会分工定位的人。
4 商业是最大的慈善
4.1 我们每天都要依赖大量的陌生人给与的慈善这就是商业。
4.2 逻辑
4.2.1 过去50年西方世界向非洲捐助了2.3M美元。却没能使非洲的每个孩子获得12美分用于痢疾疫苗。
4.2.2 2005年7月16日美国1天将900万册《哈利波特》送到了读者的手里。
4.2.3 上述的问题差异不在于善心的强弱。而在于行善和商业两种模式效率的对比。
4.3 感悟
4.3.1 我们要感谢商人,感谢这个商业社会,正是他们给了我们吃和穿,给了我们富足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