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出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在追寻自己的人生意义。即使是婴儿,也会以自己的方式,评估自己的力量及这种力量在环绕着她的整个生活当中所段的比重。五岁的孩子在面对问题的时候,已经有一整套独特而固定的行为模式。这时,对自己和世界有什么期待这一概念,已经深深扎根于孩子的心底。
在此基础上,他就形成了一张固定的统觉表,并且通过这张表,来观察世界所有的体验,都必须先经过解释才能够被接受。而这种解释又是最初赋予人生的意义而进行的,即使这种意义错的非常的离谱,即使这种处理经验的方式会使人吃尽苦头,他们也不会被轻易的放弃。只有重新审视造成这种错误解释的,找出错误的源头,并修正统觉表,这种错误的人生意义才能够才能够被矫正过来。
有时错误的人生意义所引发的惨烈后果可能使某些人突然醒悟,从而改变自己的人生意义,他为此付出了卓绝的努力,并最终取得了胜利。可是有些人耐受力很强,社会压力终究无法使他警醒,结果,尽管人生困难重重,他却始终没有放弃以前的错误方式。通常来说,想要修正错误的观点,必须找到了解内情的专家帮忙,最终得到更加合理的人生意义。
童年经历可以用多种不同的方式来解释,童年时期的不幸,可能会被赋予截然相反的意义。虽然那个精力让童年不幸的人们同样重视,快乐的体验同样对外部环境充满了戒备。第一种人他会想,我一定要改变这种严酷的环境,给我的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第二种人想,为什么受欺负的人总是我,这个世界不公平,世界这样对待我,我为什么要善待这个世界?他们对自己的孩子说,我小时候也吃过很多的苦,我都熬过来了,为什么你就不能吃一些苦头?第三种人可能会想,由于我的童年那么不幸,所以我做的什么事情都是情有可原的,并且他的解释都会表现的行为上的。改变他们的解释才有可能改变他们的行为。
在这里,个体心理学摒弃了决定论。决定成败的不是经历,因为经历无法真正决定人的行为,我们只会选择性的用精力来支持自己的目标。真正决定我们行为的是我们赋予经历的意义,我们以某种特殊经历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人生意义也许是错误的意义,不是被环境所决定的意义,是我们赋予环境的,而这个意义,反过来也决定了我们的行为。
不过由于童年生活环境而塑造出错误人生意义的情况,比比皆是。大多数失败者来自自己塑造出错误人生意义的环境当中长大的孩子。一个被宠坏的孩子很容易产生错误的人生意义。他往往会期待别人把他的意愿当成圣旨,他认为自己天生就是一种不同的天之骄子,想要什么,不需要自己去努力,只要张张嘴使个眼色,就会有人送到她的面前。如果受到忽视或者发现有人把注意力放别人身上,他就会若有所思,觉得世界亏待了他。她只想索取不想付出,并以这种心态与人交往,身边的人,溺爱使他丧失独立行为,他对自己的能力失去了信心,遇到困难他只想一个解决办法就是撒娇,让别人使他解决。在他看来,改善生存环境的办法或许只有两个,一个是获得突出的地位,第二个就是,强迫别人承认他与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