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以上现状,本人提出各国国内及国际经济新架构的想法。以下分五个方面来论述。
第一、各国国内商品市场的架构。
商品市场要回归到人民需求的轨道。“供需平衡”理念要贯穿始终。商品市场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各行业社会平均劳动时间产生的价值与剩余价值的矛盾问题;在一定时间内商品价格总额与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量的矛盾问题。本人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重点应放在商品流通次数上。其基本公式有:1、商品价格总额比同名货币的流通次数等于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量;2、在“供需平衡”的市场中,流通领域只能吸收一定的金量,这个金量乘以它的单个元素的平均流通次数等于待实现的价格总额。商品流通市场的另一个重点问题是流通环节的商品赊销问题。
第二、各国国内的劳动市场的架构问题。由于资本积累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企业规模也是由小到大形成的,目前各国的中小企业获得剩余价值的主要手段还是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来实现的。所以各国政府应分时段、分行业通过法律规定来维护普通劳动者的基本工作权利,即劳动者工作时间不能超过本行业社会平均劳动时间或超过的比例限制在10%,其余超过部分要对企业主重罚(包括行政和刑事处罚)并且给予劳动者双倍劳动报酬。这些需要建立一个即时、快速回应机制的地方政府监察部门来完成。
第三、各国国内货币市场(金融市场)的架构问题。这是整个经济架构中需要重大调整的部分。1、银行业:中央银行要收归国有,剔除全部借贷体系。其他银行的存在形式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一个是其他国有银行和私营银行是否有必要同时并存;另一个是两者存在比例的确定问题。无论银行以什么形式存在,本人未来银行业蓝图的对象就是普通大众,它的职能是发挥公民个人生活、养老、防病、治病的货币蓄水池作用。银行业的盈利模式是把部分存款投入中短期第一股市(国有企业股市)中获利,同时定期给予全部储户一定的利息收入;2、股市:各国股市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股市上市的全部是国有企业,目的是促进、整合国有资本运转效率。不允许国外资本进入。由于此股市投资风险最低,可允许国有银行、公民个人进入投资;第二股市上市的是中小私有企业,此股市由于风险较大不允许公民个人投资,可由职业经理人以基金形式帮助其他国内企业投资,允许国外资本进入,但其进入股份的比例控制在25%以下;第三股市上市的是小微企业,此股市不允许公民个人投资,注资的重点应放在国有企业身上,国外资本注入比例不超过15%;3、期货市场:各国的期货市场应把所有商品的度量衡统一到金上,剔除所有虚拟指标。
第四,国际商品流通的货币结算以金为一般等价物。此源自《资本论》:货币一旦离开国内的流通领域,便会解除价格标准、铸币、辅币和价值记号的地方形态,再还原为贵金属原来的条块形态。
第五、其他问题的思考,主要有两方面。1、税收问题(以中国为例):可实行税率平均制,即不论收入多少,一并按照固定的个人所得税率、固定的企业所得税率计算,企业增值税和其他小税种可依照此前做法。今后不用区别地方税和国税,地方收税按照一定计提比例上交国税,不过这一定建立在地方拥有自主发展经济的基础上。以上所有的目的就是提高收税效率、精简税收队伍,毕竟收税的目的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提高效率才是正确选择。2、国有、私营企业的活力问题。未来的经济体制应是以国有经济为主、私有经济为辅的发展模式。一个一心为民的政府一定要有经济决定权。国有经济包括的领域有能源、通讯、基础设施、国有土地等。有关民生方面的农、林、牧、副、渔业可以允许私人经营,以促进行业竞争,丰富人民的选择。这里还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提高国有企业活力问题。私营企业由于人性本质决定了私营企业主一定是能克己为企业生存奉献一切的人,而国有企业的领导层似乎与私营企业主的想法背道而驰,他们的心态永远放在如何保住地位上,即类似打工人的心态。这种心态是极其有害的。我认为解决之道有两个方面,即经济成果考核及监督。考核就是对领导干部提交的经济数据与实际抽查的工作成果之间是否适配;针对领导干部的监督主要工作包括民意调研(防止经济贪腐及裙带关系)并备案以及工作结果后续的经济支出的审查(防止工作结果质量出现问题),一旦发现问题立即撤销相关领导职务,转为同行业普通员工并不能再担任任何领导工作,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监督工作由当地监察部门负责。当然称职的领导干部的高福利待遇是一定要有的。
以上为本人对未来经济架构的思考,由于能力有限,补充完善工作还需要各位经济学者及普通大众共同努力才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