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者
乔希·维茨金
少年时曾8次在全国象棋冠军赛中夺魁,13岁就获得了“象棋大师”的头衔,他是电影《王者之旅》的主人公,18岁时,出版个人首部著作《乔希·维茨金的进攻性象棋》。在纵横西方棋坛十年后,维茨金22岁开始研习太极拳,并连续21次赢得全美太极冠军及世界冠军头衔,成为“太极拳王”。
关于本书
《学习之道》作者现身说法,讲述自己如何在两个看似南辕北辙的领域中连攀颠峰,成就辉煌。将惊心动魄的武术过招、紧迫盯人的对战交锋与适用于所有人的人生真理相结合,以自己的经验,和读者分享如何面对失败,化错误为转机,如何将情绪转化为创意的能量。本书并不是教你如何学象棋或太极拳,而是让你掌握适用于任何领域饱尝成功的学习之“道”。
核心内容
《学习之道》是关于学习背后的思想,关于学习背后的价值观。学习的“道”,就是价值观,是学习这件事情的灵魂。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验,为读者讲述学习最根本的价值观,再讲到具体的方法,该怎么样督促你去实践并改进自己。这是在任何领域都能成功的学习方法,任何人都适用的终身深入学习法。
分别从三点来讲述这本书:
一、整体理论和渐进理论
二、走出舒适区,爱上学习
三、划小圈,学习要深度不要广泛
一、什么是整体理论和渐进理论
整体理论:比如表扬孩子在某某方面很聪明,很有天赋。这样就切断了成功与努力的关系,容易让人把成功与天赋联系起来,而忽略了努力的作用。
渐进理论:对孩子说你的每一次成功都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鼓励孩子不断地去学习,去相信成功来源于努力,相信自己能通过努力慢慢变好。
读书的时候我们就经常看到爱迪生的名言:“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这里已经把成功归结于汗水,即我们付出的努力,与成功是成正比的,而非天赋,我们只有努力才会有成功。
在本书中能发现,作者本人非常有天赋,在6岁的时候,偶然经过公园中,发现了自己对象棋的热爱,从而产生后续一系列事情的发生。兴趣是起点,之后持续的行动,才能成功,在书中我们会看到作者很用心去体会如何掌握一门技能,很用心去做。不停的调整自己的状态,直到颠峰。
说明我们对一件事情的努力程度,对结果的影响非常大。
“天才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建立在热爱、激情、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的基础上的。追求卓越的关键在于,要坚持充满活力、长期的学习过程,不再满足于原地踏步、平平庸庸。”
二、走出舒适区,爱上学习
不断学习一些新的技能,让自己爱上学习,去挑战那些蹦起来才能够得到的目标,不要害怕犯错误。
就拿书中的例子来说:有一次作者和一个230磅重的彪形大汉的太极拳推手比赛中,被彪形大汉撞成了右手骨折。一般人对于这种情况的处理办法是先休养一段时间,等右手骨折好了再接受训练,但是作者却没有休息,使用比较弱的左手开始训练,突破自己的舒适区,克服情绪带来的负面作用,心平气和的接受,再试着将这些为自己所用。
走出舒适区,就是要我们能承受挫折,并从失败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来改善自己,提升自己。
三、划小圈,学习要深不要广
划小圈:“有效地压缩技能的外在表现同时又紧紧围绕技能的内在实质。一段时间之后,广度就会慢慢缩小而力量则会逐渐增加。”这是书中的原话,用大白话来说划小圈就是要精减自己的学习目标,一口吃不了一个胖子,对一个技能要充分学习,直至掌握后,再去学习下一个技能。不要什么都想想学,什么都想要,这样导致的结果是什么都得不到。
能成为顶尖高手并没有什么秘诀,而是对基本技能的东西有更深的理解。每天都要学得更深一点而不是更广一点,因为学得更深可以让我们把潜力中那些看不到、感受不到但又极具创造力的部分挖掘出来。
本书作者也是在两件事情上做得足够深,下象棋的时候专心钻研象棋,学习太极拳的时候全心投入进去,而不是什么都想学,结果什么都学不好。
要充分的理解自己的学习过程,然后不断地回顾自己走过的路,并记住哪些已融会贯通,哪些已遗忘。
成长就是要完全融入某项活动,挖掘自己思维的潜能。不断地深入拓展,不停的深耕自己所处的领域,通过努力,一步一步,循序渐进,新手也能成为大师。
金句:
1.我们永远无法预测结局,唯一可以肯定的只有出乎意料。
2.我们需要不断的分析自身,对知识进行分解,积极探索自己的经历。
3.如果你的目标只是做到中等,那你出错的空间就会很大
4.我们必须对自己负责,而不是期待别人来理解我们为了发挥出最佳水平时所要做的事情,伟人在一次次磨炼中乐意承受挫折。
5.拥有更好的心态,无论从好与不好的经历中,都能得到成长,这样的人才能一路走下去,并且一路都能走得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