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手牵羊的男生
–––如何引导学生矫正偷窃行为
皑皑在班内经常偷拿同学的东西,有的是文具,有的是几块钱 ,这种小偷小摸虽然数量不大,但这种恶习必须纠正。
心理教师了解,皑皑家庭条件并不差,自己家开了超市,平时很少有要不到的东西,那皑皑为什么还要拿别人的东西呢?通过心理辅导,发现皑皑无法抗拒自己的偷窃欲望和内心冲动,他认为偷盗是件刺激又有趣的事情。
心理教师首先从认知上改变皑皑。她让皑皑写下不能随便拿同学东西的几个理由,让皑皑自己认识到偷窃行为失去的其实比得到的要多,得到的可能是一时快乐,但要失去老师和同学的信任,以后还有可能受到处罚。皑皑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
接着心理教师与皑皑做了角色扮演的游戏,但皑皑似乎无法进入情景,感受不到失窃者的焦急。
心理教师带着皑皑做了厌恶想象练习,让皑皑明白自己的行为给同学造成很大的困扰。又建议皑皑,每当自己有偷窃欲望时,就拉紧手上的皮筋,来转移注意力,放弃偷盗想法。
同时,各科老师关注皑皑的成长,帮助他树立自信,提高各科成绩。
皑皑的情况与父母给他的环境有很大关系。父母对其的溺爱使皑皑活得很自我,甚至自私 ,父母应当教育皑皑基本都道德和诚信意识 ,给皑皑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孩子的小偷小摸行为绝不可忽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