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郭桓案

郭桓,明初大臣,官至户部侍郎。

郭桓案是明初四大案之一,爆发于在明朝洪武十八年(1385年);郭桓案属于官吏贪污案件。

洪武十八年(1385)三月,御史余敏、丁廷举告发北平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官吏赵全德等与户部侍郎郭桓合谋贪污。

贪污行为包括:
一、郭桓私分了太平、镇江等府的赋税,也就是说这些地方的钱粮朱元璋没有收到,全被郭桓私自吞掉了;
    二、郭桓私分了浙西的秋粮,具体数字是这样的,当年浙西的钱粮是四百五十万石,郭桓只交给了朱元璋二百多万石,其余的他自己私吞了;
    三、郭桓等人在征收赋税的时候,巧立名目,创造性地征收多种赋税,包括水脚钱、车脚钱、口食钱、库子钱、蒲篓钱、竹篓钱、神佛钱等。

经过朱元璋的追查,六部的大多数官员都成为了郭桓的同党!

    他们包括礼部尚书赵瑁、刑部尚书王惠迪、兵部侍郎王志、工部侍郎麦至德等。据《刑法志》记载,当时六部除了上面所列高级官员外,所有侍郎以下官员都被杀掉了。

这也就是说当时的六部,每个部除了尚书一人、侍郎两人,所有的办事官员都被杀掉了。

这是中央官员,还有地方的经办官员,粮食是由省里送来的,往下查,就是各个府县,府县再往下,就是那些所谓的富户、粮长。这些人也大多被杀掉。

此案一共杀掉了三万余人,可以说是所到之处,一扫而空了。

史学家们经过分析,认为郭桓案存在两大疑点:

一、贪污的数目应该有一定问题。

最后算出总账是,郭桓和同党一共贪污了两千四百多万石粮食。

而明朝一年的收入也只有两千四百多万石粮食,郭桓不过一个侍郎,何来包天大胆敢如此妄为,贪污的数量居然赶得上明朝一年的收入?

我觉得吧,说不定人家想的是,贪多贪少都是贪,被发现后的结局都是死,还不如干票大的。何况那么多同党,分到每人手里也没多少了。

二、贪污这种事情,参与的人越少越好,既安全,分的也多。

郭桓不过是个户部侍郎,要贪污粮食怎么会和礼部、刑部、兵部、工部、吏部的人一起合作,莫非他是觉得知道他贪污的人太少。

说不定他就是觉得自己官不大不小的,多拉些人下水,好相互打掩护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继胡惟庸案和空印案之后,紧接着又曝出了郭桓案。 朱元璋是平民出身,父母亲人全都死于贫困交加,所以他一生最痛恨的便是...
    淘淘不珏阅读 653评论 12 29
  • 这是一起惩治贪污腐败的案例,之所以比较出名是因牵连杀掉的人太多,有关史料记载,此案共计杀掉三万余人,“百姓中产之家...
    鹤舞春风阅读 1,931评论 10 43
  • 《明朝那些事儿》 1385年3月,户部侍郞郭桓被举报与北平布政使司赵全德合谋贪污,其贪污行为包括: 一、郭桓私分了...
    积沙成塔27阅读 239评论 0 0
  • 郭桓案 发生时间:1385,洪武十八年。 死伤人数:三万多人 案件缘由:这是明朝第一贪腐大案。郭桓时任户部侍郎,相...
    琼小浠阅读 489评论 0 12
  • 《明史·刑法二》记载:“郭桓者,户部侍郎也。帝疑北平二司官吏李彧、赵全德等与桓为奸利,自六部左右侍郎下皆死,赃七百...
    慕容读史阅读 51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