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部分:第六次危机,1993年——1994年改革以来的第三次经济危机
这次危机是建国以来历次危机内发型经济危机和输入型危机的过渡期,也是分水岭。表现是财政、金融和外汇三大赤字同步。
1990年、1991年,上海和深圳两个证券交易所先后开业,随着股票和债券的出现,货币成为一种金融投资工具,即货币资本化。这就是货币信用化过程。货币的信用化和资本化,是虚拟经济的初始形态,它不再与实体经济存在对应关系,而是信用扩张的结果。变异为参与利润分配的工具而不是创造利润的工具。
1992年发了“四热”、“四高”、“四紧”、“一乱”的地方经济乱象,类似于“大跃进”。
造成的影响包括:
1. 城市工人大规模下岗。
2. 社会公共服务部门市场化和私有化。
3. 地方基层政府将增加的治理成本转嫁农村,社会矛盾严重。
4. 金融资本异化实体产业,恶化林业及环境灾难。
5. 土地资源资本化机制发生根本变化。
6. 危机治理对三农正反方面影响。
1994年是“改革年”,一是外汇改革汇率调整“一步并轨”;二是信用扩张;三是分税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