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无法持续写反思日记2?

      昨天提到了,我们不能持续写反思日记的核心原因是缺少目标。 但是,我依然相信绝大多数人是真的有目标,但还是不能持续的写反思日记。可能有以下因素。

      反思日记可能并不能让你感受到收益!

      反思日记是否给你带来收益,如果没有收益,那确实难以持久。

      我之所以能持续写反思日记,是因为我把它定位成一个提升认知水平的工具。 我希望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我知道认知能力的提升则需要刻意练习。因此,每天坚持写,虽然短时间内看不到提高,但是我相信长远来说一定有进步。回顾写反思日记的日子里,单看几个月确实是很难看见成就,但是把时间拉长,三年到五年,就会突然发现,在这些年里,我看到了自己的成长,做到了很多自己未曾想过的事情。

      比如全家搬家到杭州发展。这也是因为反思日记促成的。大概五年前,我们就有想法来杭州发展,但是仅是想法而已。直到去年的某一天晚上,我在小区遇到我们大宝的班主任,两人闲聊了一下关于教育的问题。她跟我说,杭州的教育水平是比义乌好多了,有能力,能去是尽量要去。 当天我写反思日记的时候,就把这个问题单独拎出来问自己, 如果我想要去杭州发展,我要如何才能实现。然后试着去写了家庭规划和方案,以及准备去杭州的时间,同时跟老公也探讨了这个话题,在完成那些事情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搬家到杭州。我们原计划是用三年的时间去实现,那个时候刚好大宝上初一,小宝小学一年级。  结果,没想到,我们差不多用了一年的时间,就实现了,提前了两年完成。

    如果没有反思日记的习惯,或许,我们还停留在我想的阶段。 我是切身感受到反思日记给我带来的收益。另外,反思日记给我带来的第二个收益,情绪的倾听者,在写反思日记的过程,是梳理自己心情,疗愈自己的过程,是自己给自己解决方案的过程。

一件事情,只有真切的感受到收益才能持续的坚持。

很多时候,我们会把反思日记写成了流水账,久而久之就觉得缺少意义,不想继续。或者,我们有时候会觉得自己的反思并不能给自己带来多大的变化。偶尔写出几篇自己觉得质量还不错的反思日记,则会花费很多时间,感觉太耗时间,感觉这样的行为并不能长久。

      从这个角度看,那是我们对反思日记有不正当的欲望。希望自己每天都字字珠玑,真知灼见。 希望自己的成长,立杆见影,显然是不可能的。人的成长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你很难每天都看到自己在思想上有质的变化。  就像那些笔耕不辍的作家,十年如一日的写作,留下来的经典可能也就那么几本,没有办法部部都是精品。如果我们想要长久的保持写反思日记的习惯,必须破除这样的期待和执念。仅把它当成你的习惯,不强求自己一定要写得多好,首先得保持写,其次,在写的过程中不断精进。 或许保持写这个行为,比你写什么更重要。

      如果某天发现自己有想法写得长一点,我应该感到庆幸,我们的灵感来了,很多认知突破,就是在这个时候产生的,要抓住这样的时机。当然,如果我们没有保持写的习惯,这样的时刻是很少的,就算有,你也很难记录下来。

       引用虚舟《复盘》的话。学习、成长的本质从来不是知识量的积累,而是通过知识和经验改变个人的思维和认知。它需要个人通过不断的努力,完成自我意识的进化,量变引起质变。

别高估一年的努力,别低估十年的蜕变。

对很多人来说,坚持一年就已经很了不得了,但是有时候,一年你也看不到什么结果。

我的第一篇反思日记写于2017年4月9号,一晃过去了6年多了。中途断断续续,截止到现在有1120篇,到现在,才有点感觉,感受到它带给我的成长与乐趣。

总结,关于反思,保持写的习惯,比写什么更重要。

关于收益,但问耕耘,不问收获!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